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

梅 兰 竹 菊 回顾与思考 探讨 为什么把梅.兰.竹菊称为 “四君子” 呢 ? 梅:不惧严寒.迎雪开放.  兰:平凡如草,花有异香. 竹:高风亮节,节节空虚, 菊:不畏寒秋,对霜怒放.   画家把这些物象人格化,并赋于一定的象征意义, 寄托自己的精神情感,以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 灿烂的美术世界 第三课:托物寄情 “托物寄情”常见的手法 1:植物的人格化 2:动物的人格化 3:静物的人格化 一:植物的人格化 墨梅图.(元代).王冕 讨论:请大家从艺术形式的角度观赏,说说有此画主要的形式特点有哪些? 一:诗书画印结合,独特的形式美感; 二:以墨代色,清新高雅的色彩美感: 三:形象美感: 浓墨写枝-线条俯仰穿插, 苍劲如铁. 淡墨写花-花朵冰清玉洁,梳密有致. 思考讨论: 画家画梅仅仅是在追求这种形式美感吗?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吗?你是怎样感悟出来的?…… 一:诗书画印结合,独特的形式美感; 二:以墨代色,清新高雅的色彩美感: 三:形象美感: 浓墨写枝-线条俯仰穿插, 苍劲如铁. 淡墨写花-花朵冰清玉洁,梳密有致. 思考讨论: 画家画梅仅仅是在追求这种形式美感吗?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吗?你是怎样感悟出来的?……    画上题诗曰: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画梅,原来是在画自己.如铁的枝画的是骨气,如玉的花画的是高洁的心,画家画梅是为了寄托自己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孤高心志.       阅读课文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观赏元代郑思肖的<墨兰图>.明代项圣谟的<大树风号图>.明代徐渭的<墨葡萄>. 探讨:画家们在画中各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大树风号图 墨葡萄 墨兰图   画上题诗: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同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此图是项圣谟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创作的 .图中近处陂陀上古树一株,参天独立,树下一老人携杖背向而立,仰首遥望远处青山和落日余晖, 徘徊行吟, 似不忍离去。图右上作者自题七言绝句,古树的形象塑造鲜明独特, 背景简炼空旷,像是阅尽沧桑,饱经风雨,树叶虽经霜雪的摧残,飘零罄尽,但是却傲然挺立,有一种不可屈服的内在精神。整个画面包括诗题,给人一种沉郁、悲愤、孤寂、苍凉之感。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 哀思.---------   郑思肖画兰,常露根不见土,甚至不画根,人曰”无根兰”.因为“土为蕃人夺”.国土没了,无地生根. 可见他画兰寄托了强烈的政治寓意.表达出浓烈的爱国情怀.……………………………………….    徐渭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青年时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 “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孜孜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并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招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屡屡制胜,被誉为“东南第一幕僚”! 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但后来 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 后为好友张元忭(明翰林修撰)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潦倒不堪,穷困交加。 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命运的困蹇更激发了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 “放浪曲蘖,恣情山水”,一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徐渭的坎坷人生经历   画上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葡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任何特别含义,但在徐渭的笔下,诗画结合,成为了他狂放洒脱.愤世嫉俗的象征, 透过葡萄,似乎可以看到一位落魄怅然的文人形象.表达了作者才情不能施展,历经磨难,一生坎坷的悲愤之情. 上面的几件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诗画结合,表达情感. 欣赏这类作品,我们应结合画面形象,理解题诗的内容, 了解画家的人生经历,就可以很好地解读作品的内涵…… 小结 二:动物的人格化 朱耷画中的鱼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驴等,为明王朝宁献王九世孙, 一生经历坎坷,明亡时23岁,国亡家毁, 心情悲愤,怀着对清朝庭的仇恨,落发为僧, 誓不与清王朝合作, 36岁时进道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