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巍歌词作品中的意象主题解读
许巍歌词作品中的意象主题解读 摘 要:许巍的音乐作品记录了他个体生命成长中的心路历程,更多的是指向对自我的审视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许巍不同年龄时期歌词作品的意象有所不同,借以表达的思想主题也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其歌词作品的意象呈现出多元化的尝试与突破,思想内容得以丰富和提升,从而也拓展了摇滚音乐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关键词:许巍 歌词作品 意象主题
许巍是中国摇滚乐坛的元老级唱将,是具有诗人气质的创作型歌手。近年来鲜少作品,个人也基本淡出公众媒体视野。2016年3月18日,在未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一首由高晓松作词、作曲加和声,许巍演唱的单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首播,瞬间刷爆网络,由此也引发了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等词作内容到作品所诠释的人生态度乃至哲学层面的思考与探讨
而对于许巍的铁杆拥趸者来说,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许巍音乐风格的变化。笔者认为,许巍的作品,更多的是指向自我的审视与内心情感的抒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其歌词作品的意象主题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一、年少时期寻梦之路的迷惘困惑与情感的恣意宣泄
许巍早期的作品,塑造了一个孤独感怀的“浪子”形象,他反复吟唱的,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在逐梦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挫折、迷惘、失落。词作品感性、真挚,呈现出最真实的生命状态,与年轻一代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情感相契合,由此产生了一种极强的穿透力,直抵受众最柔软的内心,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正如乐评人李皖所说:“许巍属于不用任何音乐、理论、思想分析,一听我就会喜欢的歌手,对他的亲近就像亲近自己本性中的某个软弱部分。他经常不是高于而是低于,不是精神而属于口味,顶多不超过性情、感性部分,像是某种癖好……它简直是直面了人性的虚弱本身,是天赐的安慰。”[1]
在许巍的第一张专辑《在别处》(1997年)中,“茫然、孤独、绝望、忧伤、等待”是歌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这些意象融合了词作者青年时期矛盾而丰富的生命情感体验:实现梦想的代价是离乡背井。于是,“漂泊”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意象,永远生活“在别处”,做一个孤独的跋涉者,在晚风中浅吟低唱那些曾经的痛苦与迷惘,倾诉着过往的爱与幸福
在《青鸟》中,词作者借“青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青鸟”在神话传说中体态优美,可幻化成人,象征着幸福,在西方还代表快乐。但整首词作却反复在抒写着与“快乐”相悖逆的情感:“我的每个悲伤 总在每一个夜里生长 我的每次飞翔 总在漫无目的的路上”“秋天明媚的阳光 依旧照耀着 我那遥远无尽的悲伤”,“悲伤”是整首词作的情感基调,歌词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无法释怀的一种悲伤。但在黯然前行的寻梦路上,“秋天明媚的阳光 依旧照耀着”,正是这种“哀而不颓”的执着,深深感染着那些身处逆境的现实世界的寻梦者,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两天》是许巍早期颇具哲思的代表作品,歌词写道:
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
我只有两天/每天都在幻想/一天用来想你/一天用来想我
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还是路过
可以说,这首词作简洁精炼地将人生浓缩为“两天”,表达了个体对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审视:在出生时就必须面对死亡;“希望”与“绝望”总是相伴相生;渴求实现自我价值却又难逃“情”的牵绊与纠葛;个体终归是时间长河里的一个匆匆过客,在短暂的生命中,一切都无从“把握”……这种深沉的悲剧意识奠定了许巍早期词作品的情感基调,对自身生存现状的真实临摹,也成了受众群体在现实世界中遭遇挫折时借以疗伤慰藉与寻求自我突围的情感媒介。笔者认为,许巍这一时期歌词作品的社会价值恰恰就在于:个体的迷惘已被转化为了群体的困惑与哀愁,是一个社会群体在某一特殊时期的真实写照
二、青年时期渴求精神的回归与内心的沉静
在许巍的第二张专辑《那一年》(2000年)中,我们发现,词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之后开始沉静下来,作品中宣泄的味道开始减淡。在“漂泊”多年之后,他开始寻求一种精神的回归
其中《故乡》借思乡题材,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彷徨。歌词中反复出现“你”“故乡”“女人”等字眼,“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故乡”,从根本上说,“故乡”“你”和“女人”都是一种意象,甚至相互交叠,而“故乡”既可以是对人、事、物等具体物象的思念之所,喻指社会的生存环境,也可以是理想的精神家园的象征,是诗人的精神皈依之所
中国文人有个奇怪的理想情结:总以为远走他乡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所以,他们这一生永远“在路上”,在“漂泊”。而当理想与追求遭遇瓶颈时,“故乡”便成了他们寻求慰藉的精神之所,也成了他们重新出发的力量源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