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专题16种群和群落课件.ppt

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专题16种群和群落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7年高中生物专题16种群和群落课件

解析:选   由曲线可知,b点后种群的K值增大,其原因可能是环境阻力减小(如天敌大量迁出)或生存能力增强(如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引进新物种影响了种间关系),而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不会改变生物的K值。 B [例3]  (2012·青岛模拟)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群落结构与演替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B.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C.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解析] 表中数据应是随机取样统计的结果;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由于群落演替的起点是农田,故为次生演替。 [答案] C 1.群落结构类型比较 比较 项目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原因 陆生:光照、温度水生:光、温度、O2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表现 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 大多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嵌分布 2.群落演替类型比较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基质与环境条件 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实例(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 的植物种群 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 属于初生演替 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 节能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 境的影响 解析:选  B项属于次生演替;C项昆虫进入,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复杂,调节能力增强;D项群落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A 5.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m) 1 000 1 000~2 000 2 000~2 500 2 500~3 000 3 000~3 500 3 500 植被 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 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解析:选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的是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蝶类依赖于绿色植物而生存,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不同植被类型区域的气候特征不同,而蝶类的生存离不开气候等环境条件,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有关。 D 一、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较 项 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 注意事项 必须随 机取样 ①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二、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下图,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三、生物种间关系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中的真菌和菜类,大豆与根瘤菌 寄生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竞争 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