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城市大气污染与控制(7城市水资源及水污染控制)要点
第六章 城市大气污染与控制 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危害 特定场所和大区域或全球性的空气污染都可称为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有多种气体组成,其组分可分为不变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三部分。不变组分是干洁空气,可变组分主要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定组分指分别由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引起的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可分为4个层次: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如某个工厂烟囱排气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区域性大气污染,如工矿区或附近地区的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更广大区域的大气污染,如大城市或大工业区出现的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是指跨国界乃至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污染,以及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二.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 依照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依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态没有发生变化,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若由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换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1.颗粒污染物 尘粒:一般指粒径大于75微米的颗粒物。因其颗粒较大,易于沉降地面。粉尘:粒径10微米以上靠重力可沉降,但速度较慢。烟尘:燃料的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所形成的微粒物,漂浮于大气中称为烟尘。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雾尘:粒径小于100微米的虚浮于大气中的小液体粒子的总称。 2.气态污染物 炭氧化合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城市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污染物,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其天然本底只有百万分之一左右。主要由汽车尾气排出。 含硫化合物:硫氧化物和硫化氢等。含氮化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无毒,但很容易氧化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 碳氢化合物:主要指由计废气中的许多组分,烃,酮,胺等。 卤素化合物:氯化氢,氟化氢等。 3.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危害更大,尤其以光化学烟雾危害最大。伦敦型烟雾:煤尘,二氧化硫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洛杉矶型烟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或碳氢化合物,经光化学作用所形成的烟雾。工业型光化学烟雾:例如我国兰州西固地区,氮肥厂排放的二氧化氮与炼油厂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经光化学作用所形成的烟雾。 三.大气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1.酸雨:ph小于5.6的天然降水。 2.阳伞效应:大气污染物中,粉尘,烟尘和气体彼此结合并与水蒸气结合,使空气变浑,加强了云层覆盖,他们减弱了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其作用象一把阳伞,叫做大气污染的阳伞效应,在寒冷的天气,使城区更阴冷。在炎热的天气,他又阻挡地面热量向外散发,使城区更热。 3.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温室气体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在原生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了一个常值,但由于大气污染,二氧化碳增多,原有平衡被破坏,温室效应增强,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第二节 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因素 一.气象因素 1.气象动力因子: (1)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风对污染物的扩散作用是整体的输送作用,风向决定了污染物迁移运动的方向。污染物总是由上风方被输送到下风方,因此污染区总是出现在污染源的下风方向。 (2)大气湍流 极不规则的大气运动称为湍流。湍流的形成与大气的热力因子如大气的垂直稳定度有关,又与近地面的风速和下垫面等机械因素有关。前者所形成的湍流称为热力湍流,后者所形成的湍流称为机械湍流。大气湍流以近地层大气表现最为突出。大气湍流造成湍流场中各部分之间强烈混合,当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入大气中时,高浓度部分污染物由于湍流混合,不断被清洁空气渗入,同时又无规则的分散到其它方向去,使污染物不断的被分散到其它方向去,不断地被稀释冲淡。 2.气象热力因子 (1)大气的温度层结 指大气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即指在地表上方不同高度大气的温度情况。大气的湍流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地层大气的垂直温度分布,因此常用温度层结作为大气湍流状况的指标,从而判断污染物的扩散情况。 (2)气温的垂直分布 近地层大气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能的能力强于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的能力,因此,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近地层的空气温度总要比其上层的空气温度高。这样,在对流层内,气温垂直变化的总趋势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在垂直于地表方向上,每升高100米气温的变化值称之为气温垂直递减率(γ)。这个值大于零,表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晴朗的白天风不大时,一般出现这种分布。这个值等于零时的空气层成为等温层,阴天,风较大时,容易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高尔夫差点系统会员入会申请书.doc
- 江苏国泰(002091)公司2023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2024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分析(3)参考答案.docx
- DB11T 383-202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ocx
- 总体国家安全观授课.pptx VIP
- 一种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pdf VIP
- DB11T 1832.2-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部分:防水工程.docx
- 普外科麻醉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有效率QCC品管圈成果汇报书.docx
- 海信BCD-203FH电冰箱使用说明书.pdf
- 哈工大尹海洁社会统计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