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下册第十四课)——去中学看看.ppt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下册第十四课)——去中学看看.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下册第十四课)——去中学看看

中 学 中学(middle school),分为 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属于中 等教育的范畴。初级中学一般 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高 级中学是指高中非义务教育阶 段的中学。 我们即将是一名中学生了!对于向往已久的中学,为什么不去看看呢? 为了不虚此行,还是先准备一个采访提纲吧。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完成P106的小采访。 中学一日采风纪要: 1.中学生每天几点起床?几点上课? 答: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早上上学时间不早于8:15。黄官中学7:20早操,12:00午饭,下午13:50上课,17:20放学。 2.每节课的时间和小学一样长吗? 答:每节课的时间和小学不一样,每节课45分钟。 3.需要做笔记吗?笔记很难吗? 答:需要,做笔记要记住三大原则 1.记录知识的体系换种说法就是老师的思绪 2.记录重点和难点 3.简略,迅速,不能耽误听课 中学的建制由来 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和推广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新学制将学校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等几个等级,但“小学堂”和“中学堂”之间界定较模糊,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才得以明朗,并逐步分化为初中和高中。 比一比 比小学的科目多了哪些? 历史 、地理 、生物 、 物理 、化学 上、下午各几节课 上、下午各4节课 中学有选修课吗? 中学没有选修课 初一/七年级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历史与社会)、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 初二/八年级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思想品德)、物理、历史(历史与社会)、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 初三/九年级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历史(历史与社会)、体育、音乐、美术。 1、一般初中毕业后要参加中考(高等中学招生考试),中考内容大致包含初中9科基础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和体育考核。而少数地区会在初二下学期举行生物、地理考试,初三不再复习。 2、进入初中后,英语,物理科目将会被视为与语文,数学同等的大主科。政治(思想品德),化学的主科地位在目前有一定程度的弱化。 北师大附:在北师大附中的校友中,有两个现象很特别,一是成名成家的多且杂,二是他们对母校都有很高的评价,据介绍,钱学森每到校庆都会追忆起当年在北师大附中的校园生活。他曾经说:“附中6年,对我的一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的师大附中培养了2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6位共和国的正副教育部长、30多位士,知名人士更是数不胜数,那也许就没有什么庆典比让昔日的学生、今日的英才回来看看更隆重的庆典了。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公立中学开始力求超越教会学堂,逐步取得了信用,证明中国人自己办的学校能够胜过外国人办的教会学堂。在转移风气方面的工作,附中功不可没,当时的情况北京的风气在全国各大都市领先,附中在北京领先。为了端正学校体育风气,革除教会学堂传染的陋习,附中率先展开全校普及的体育运动,并限定从优秀学生中培养体育选手。它开创了课间操制度,成立各种运动队,规定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1921年附中开始招收女生,成为我国最早实行男女同校的中学之一。同时成为各种新教育思想的试验田。在已故指挥家李德伦先生的回忆中,“附中味儿”就是浓厚的学术空气、文化气息、好学精神、文雅富于幽默的谈吐和爱好体育、健康活泼的作风。不死读书,而是生气勃勃,这股风气一直流传至今。 采访后你对中学有更多的了解吗?和同学们交流交流采访后的感受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日的中学风采,我们看到了美丽的中学校园,看到了大哥哥,大姐姐们的紧张有趣的中学生活,机器了我们对中学生活的向往! 可是也有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好多同学我都不认识;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又不多;老师说的事往往只说一遍,就不再提醒了;上学的路远了,每天要早起了;课程多了,每天要晚归了······· 面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呢? 离开母校,我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特别伤感。 6年的校园生活,是我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已产生一种依恋。一想到进入初中,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我不知道会怎样。 与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的6年同学、可亲可敬的老师和母校分离,伤感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对新同学和学校的担心是没必要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