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黄豆谈基因改造食物.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黄豆谈基因改造食物 ■高雄总院/黄文博院长??? 2010.11.01 黄豆原产在中国,栽培历史已有4000年之久,我们老祖宗吃豆腐、喝豆浆,传到今天也已有二千多年,在台湾以黄豆制成的加工食品种类更是繁多。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买到的黄豆真的和过去老祖宗时代的黄豆是一样的吗?? 1970年间台湾经济起飞,为了平衡台美贸易逆差,遂以玉米、小麦、黄豆等大宗物资的采购,作为「交换」的工具。由于进口单价低廉,农民种植后又没人购买,于是同时期台湾的玉米、黄豆、小麦就逐渐没落了!近五十年来美国黄豆的进口量成长惊人,台湾已成为美国黄豆全世界第三位的进口国(第一位为日本,第二位为荷兰包括欧盟),根据2006年之统计显示:台湾黄豆的自给率是 9.7%,90%以上的黄豆必需仰赖进口。 美国虽然是黄豆最大生产国,但大部份的美国人并不爱食用黄豆,而是将大部份的黄豆作为饲料,或榨成黄豆油,或销到国外。也由于供作饲料,因此50年代用放射线处理造成突变的黄豆品种,及1996年的基因改造黄豆,都是在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例如抵抗作物的疾病、加快作物生长的速度,或是增强对环境的抗性)与降低生产成本为主要考虑而诞生的产物。 琉璃光养生世界创办人雷久南博士2006年11月在其一篇「为什么黄豆吃了不好?」文中自述:十年前和家人去参观北加州鲍伯农夫(Bob Cannard)自然农场。雷妈妈带了她自制的豆腐干送给Bob,Bob立即说那是有毒的。他解释美国黄豆品种在五十年代,经由放射处理突变后变成商业中种植的Glycine Max(黄豆的学名)品种,多吃会造成血液凝结、心血管疾病和掉头发等等毛病。加在饲料中也引起动物的一些疾病,例如多年前澳大利亚将猪的饲料改为黄豆时,短短几个月内猪的皮肤都有问题,六个月后百分之八十的猪都因肝阻塞而死,澳大利亚农夫也强调要避开黄豆制品。 台湾供食用之黄豆有三种: 1.选豆(饲料、榨油筛选之后留下来的黄豆)为现在一般食品业者所用的黄豆,并不是好的黄豆,而是非食品级(基因改造)黄豆。 2.非基因改造食品级黄豆(Non-GMO Food Grade) 3.有机黄豆(Organic) 何谓选豆?目前市面上,大家会接触到的黄豆95%以上都是选豆,所谓选豆就是由饲料级黄豆筛选出来的,而且是不同品种的豆子混杂在一起的非食品级黄豆。而非基因改造食品级黄豆与有机黄豆才是由传统方式育种的优良质量的黄豆。 想想看,这么多年来,台湾人绝大部分吃到的黄豆制品,原料都来自美国用来制造猪饲料及一般肥料的选豆。这些黄豆因为价格低廉,被贸易商大量进口,之后再将这些饲料豆磨成豆浆,制成豆腐、豆皮、素菜原料。近年来更因素食主义兴起,这些豆制品被大量吃进人们的肚子。 ? 基因改造与传统育种有何分别? 有许多人并不了解基因改造食品与一般食品有何不同,许多人不知不觉就吃进了基因改造食物,我们实在有必要对基因工程、基因改造生物、和基因改造食品做一番了解和思考。 传统杂交是经由接枝、受粉,利用交配生殖、染色体复制时交换基因组合,再伺环境自然淘汰而保留具某种基因组合的子代之技术与过程。传统杂交的限制是:不能选定特定基因,只有染色体对数与长度相符之生物杂交才能有后代,亦即只有在物种相似的生物之间才能进行。可能需要长时间的选育与演化过程,预期的性状才会表现。 因此传统的育种是利用传统杂交方式,选育、培育出稳定含有某种特性的子代之技术与过程。例如结穗饱满的水稻、产乳量高的乳牛等。 近代基因改造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却与传统育种技术大相径庭,其改变非基于自然交配、自然重组所产生者。大多数基因改造生物乃是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转殖外来基因(或DNA)或修饰原物种基因(或DNA)组成而产生。例如将甲生物的某个基因,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转殖到乙生物,如此带有甲生物基因的乙生物便成为基因改造生物。 基因改造作物为自二十世纪90年代起发展的新兴科技产物,包括藉由人工方式将其它生物的特殊基因殖入农作物,或除去其原有的基因以改变作物的本性。 ? 传统技术育种对象只限于在较低阶如「同科、同属、同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内,针对同一生物种特定近亲种间来进行;而近代的重组DNA技术则与生物种没多大关系,无论细菌、霉菌、植物或是动物,凡是具有生命共通物质之DNA者,均可透过分子生物学操作的基因科技,贯穿种种阶层,甚至跨越「界」的藩篱,任意将DNA剪接,以致于可以造出动植物不分的新物种。可以说,透过基因改造,这些科技人正在扮演「造物者」的角色。 ? 基改作物最让人担心之处,在于某些作物本身就「内建杀虫剂」(inbuild pesticide)。例如,美国超过八成黄豆是孟山都(Monsanto)公司不受除草剂影响的基因改良黄豆,Monsanto出产的基因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