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化疗新的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化疗新的疗效评价标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冯奉仪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 RECIST )
背景
1979年WHO标准(双径测量) 存在如下问题:
• 没有区分可评价和可测量病灶
• 没有明确规定最小病灶的大小及病灶的
数量
• 没有明确PD是涉及单病灶还是全部肿瘤
(可测量肿瘤病灶的总和)
• CT、MRI等新的诊断病变范围的影像学
方法广泛应用
• 多年来造成各研究组之间疗效评价存在
差异难以比较导致不正确的结论
背景
• 1994年起EORTC 、美国NCI和加拿大NCI
在回顾WHO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多次的
讨论交流。
• 1998年取得一致意见:RECIST采用单径
测量代替双径测量,但保留WHO标准中
的CR、PR 、SD、PD 。
• 1999年在ASCO和JNCI上发表
抗癌药物疗效评价目的
• II期结果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研究
• III期的最终研究目标(end point)应包括:
TTD (time to death、到死亡时间)
TTP (time to progression、到进展时间)
ST (survival time、生存时间)
P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无进展生
存)
QOL (quality of life、生存质量)
• 疗效是决定病人继续治疗和研究项目是
否继续进行的依据
肿瘤病灶基线
• 可测量病灶(至少有1个) :直径≥20mm或
螺旋CT ≥10mm。
• 不可测量病灶:所有直径20mm或螺旋
CT10mm病灶、骨病灶、脑膜病变、腹
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癌、皮肤
或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
和随诊的腹部肿块和囊性病灶。
肿瘤病灶基线估价
• 可测量的目标病灶:应代表所有累及器
官,每个脏器最多5个,全部病灶最多10
个。
• 所有目标病灶长度的总和作为有效缓解
的基线。
• 非目标病灶:存在或消失
测量方法
• 可扪及的LN 、皮肤结节(有标尺的彩照) 。
• 胸X片:清晰明确病灶
• CT或MRI :胸腹盆腔用≤10mm,螺旋CT
用5mm层面连续扫描
• 超声检查:仅用于测量表浅病灶或确认
临床查体表浅病灶的消失。
• 内窥镜和腹腔镜:用于证实病理CR 。
• 肿瘤标志物:CR需全部恢复正常。
• 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可鉴别CR或PR ,
残存的良恶性病变,任何渗出液定性。
缓解标准
• 目标病灶
CR :所有目标病灶消失
PR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
PD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
新病灶
SD:缩小未达PR或增加未到PD
• 非目标病灶
CR :所有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正常
SD:1个或多个病灶和/或标志物异常
PD :1个多个新病灶或/和非目标病灶进展
确认
• 肿瘤评价频率:每2周期(6~8周)
• 在首次评价CR、PR者至少4周后复核
• SD者疗后6~8周至少有1次SD
• 缓解期:从首次评价CR、PR到首次复发
或进展的时间
• 稳定期:从治疗开始到进展的时间
• 独立专家委员会
总疗效评价
目标病灶 非目标病灶 新病灶 总疗效
CR CR 无 CR
CR 未达CR/SD 无 P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