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字词句梳理 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 古文中一些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通用或假借,这就是通假字。它所代替的字是本字,要念本字的音,按本字的含义解释。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⑥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通假字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通假字: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故振慑 同上。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秦王方还柱走 同上 实词 一词多义方法:1、上下文分析 2、语法分析 3、知识积累 1、①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②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③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①言语粗鄙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④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①许君焦、瑕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 4、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 ②阙秦以利晋 5、①人微言轻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③但微颔之《卖油翁》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6、①敝衣草屦 《左忠毅公逸事》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③敝人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 7、①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②故为之说《捕蛇者说》 ③不亦说乎《论学六则》 ④秦伯说 8、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③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④不辞劳苦 实词 一词多义方法:1、上下文分析 2、语法分析 3、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主要几种情况: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时也有动词或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晋军函陵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越国以鄙远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⑦因人之力而敝之 ⑧烛之武退秦师 ⑨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