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理综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基础只是其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B.体验制备细胞膜时,破裂哺乳动物红细胞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 C.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选择性的允许物质通过 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共同组成的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细胞内的所有生命活动所消耗的ATP,都是来自细胞呼吸合成 B.低氧、零上低温有利于贮存水果、蔬菜,其原理都是降低了细胞呼吸 C.降低含水量的方法可延长粮食的贮存时间,其原理是降低了细胞呼吸 D.疏松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因为土壤透气有利于根的细胞呼吸 3.被15N标记DNA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一半含15N,另一半含14N B.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一半含15N,另一半含14N C.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中,一半含15N,另一半含14N D.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中,既都含15N,也都含14N 4.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C.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D.K+外流,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 5.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同学们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大豆和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通过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C.将仍含有能量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也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的一部分,对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起到重要作用 6.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只有一种表现型,F1自交,如果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9:7、9:6:1、15:1和9:3:4,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2:1、4:1、3:1和1:2:1 B.3:1、4:1、1:3和1:3:1 C.1:3、1:2:1、3:1和1:1:2 D.3:1、3:1、1:4和1:1:1 7.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的原因.为消除碘缺乏病,政府规定在食盐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KI.食品添加剂 D.大量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Na+、CO32﹣、K+、ClO﹣ 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O3﹣、Cl﹣、NH4+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0﹣20的溶液中:Na+、Cl﹣、S2﹣、SO32﹣ D.无色透明溶液:K+、HCO3﹣、NO3﹣、SO42﹣、Fe3+ 设NA为阿伏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常温常压下,14 g 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NA C. D. 10.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丹参素在C原子上取代H的一氯代物有4种 B.在Ni催化下1 mol丹参素最多可与4 mol H2加成 C.1 mol丹参素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4 mol H2 D.丹参素能发生取代、消去、中和、氧化等反应 1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X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火焰呈黄色 溶液X中含有Na+ B 向装有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分解成了C 在新生成的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振荡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2CO3 1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 B.B与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C.氢化物的稳定性:C>D D.简单离子的半径:B>C>D>A 1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