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形态变迁态势及其内生动因.pdf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形态变迁态势及其内生动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形态变迁态势及其内生动因.pdf

《产经评论》2〇17年1 月第1期 • 产业发展与创新-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形态变迁态势 及其内生动因 李 跃 [摘 要 ]对产业集群演变与成因的深入分析需进一步引入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理论,融合新结构经济学 中地区比较优势产业演进与新经济地理学中有关理论,构建产业结构形态变迁与内生动力驱动关系的理论 框架。采用 2005 - 2014 年中国 2 79 个地级市数据,从消费结构、要素稟赋、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四个方面 实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形态变迁与内生动力的关系。研究显示:内生动力驱动现阶段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 形态整体上呈集聚态势;门檻效应检验表明不同阈值区间的内生动力对产业结构形态变迁的作用存在差异; 低水平区间内的技术进步促进地区产业多样性,高水平区间内则转变为促进集聚态势;对外贸易改善对集 聚态势有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劳动力质量提升、资本深化驱动产业结构形态趋于多样性态势。资本深化与 消费结构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现阶段地区产业结构形态高级化的“ 短板”。 [关 键 词 ]产业结构形态;变迁态势;多样性;产业集聚;内生动因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674-8298 (2017) 01 -0005 -13 一 引 言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产业结构内生于其要素禀赋结构(林毅夫,2012)[1]。地区比较优势产业随要 素禀赋结构与消费结构升级而经历“集聚- 离散”交替演进过程,并引发产业结构形态变迁。忽视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或以比较优势“静态化”来制定产业政策,都会使生产性投资偏离 市场需求导向而引发结构性问题,导致产业结构形态阶段性背离其变迁轨迹。我国特有的区域“ GDP 锦标赛”背景下,地方政府倾向于出台各类中短期产业政策以形成高度专业化产业集聚,造成地方 产 业 “从无到有”的 “集聚态势”现象。诸多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看得见的手”是特定产业 集聚形成不容忽视的因素(李世杰等,2014[2]; Ludema和 Wooton ,2000[3];白重恩等,2004[4];梁 琦和吴俊,2008[5])。 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内外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地方政府干预形成的产业集聚更容易发生离散,如东 部沿海地区部分出口产业集群、煤炭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离散化$会带来资源浪费、地方债务攀升 及经济波动加剧,可能使城市及地区陷入长期的经济衰退。以新结构经济学中“比较优势产业演进” 理论为基础,同时融合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重新审视我国产业结构形态特征,有利于厘清产业结 构形态真实变迁规律及内生动因,发现和分析现阶段发展中制约产业结构形态高级化的“短板” 问题。 [收稿日期]2016-10-13 [作者简介]李跃,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①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集聚衰退期,区域内资源要素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了拥挤现象,导致集聚区企业对生产要素 的争夺日趋白热化。此时如果没有技术的突破或者政策的有效引导,难免会出现恶性竞争,企业纷纷采取非合作或者不正当的手 段去攫取资源以求生存或寻求更大的获利空间。当集聚产业失去比较优势后,企业逐渐退出市场造成产业集聚“离散化”。 二文献回顾 集聚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形成的一种外在表征(迈克尔• 波特等,2000)[6],包括特定产业内相关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而产业结构形态更突出产 业间结构态势的变化,即生产要素加快流向比较优势产业部门的“集聚态势”和多产业协同发展的 “多样性态势”。关于产业结构形态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其中马歇尔将地区产 业结构形态分为多产业杂居和单产业群居两种类型。当前研究侧重于对特定产业集聚问题的探讨,如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为基础对特定产业集聚下马歇尔外部性问题的分析( Fujita et al . ,2 0 0 2 [7]; 范剑勇等,2 0 1 4 [8]) 。上世纪3 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后,产业多样性问题开始受到关注,相关研究认 为产业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