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要点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学业分层测评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2.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重点: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 2.难点: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鲁国 私学 夹谷之会 代理宰相 论语 479 儒家 周礼 正名 忠恕 仁 私学 中华民族文化 仁政 人治 汉武帝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2.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史料指出了孔子的伟大贡献及其局限性。关键词:“保守”“落后”“卓越”。 史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史料指出了孔子的核心主张及其阶级局限。关键词:“爱人”“仁民”“怯懦”。 学业分层测评(四) 点击图标进入… 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教材整理1 孔子其人 1.青年时期 (1)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人。 (2)30岁时已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首创。 2.在鲁从政 (1)管理内政,任中都宰,后为大司寇,执掌治安、司法事务。 (2)收回被齐国强占的土地,为鲁国赢得了外交胜利。 (3)出任职务,这是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3.周游列国 (1)原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2)目的: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张。 (3)结果:主张未被采纳。 4.献身文教 68岁回到鲁国,放弃为官,专心从教,整理古典文献,其言论辑录在《》一书中。 5.因病逝世 公元前年,孔子病逝。 【深化拓展】 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 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教材整理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地位 西周以来随着私人讲学风气的发展,春秋晚期,孔子创办私学,创立学派。 2.儒学主张 (1)礼:即,主张尊尊、亲亲、贵贱有序,还提出“”思想以规范人的行为。 (2)仁:首先是“爱人”,其次是行“”之道。 (3)中庸:认为只有礼与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教材整理3 孔子的历史影响 1.教育 (1)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创办,主张“有教无类”。 (2)促使文化教育下移,“学在民间”对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政治 (1)要求施行和“举贤人”,并提出“内圣外王”的理想贤人标准。 (2)其人才主张成为中国古代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一个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思想 (1)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 (2)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深化拓展】 关于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欧洲,对欧洲思想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探究点 评价孔子 【史料应用】 (1)两则史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提示】 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史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提示】 相同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不同结论:史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史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综合上述史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提示】 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史论拓展】 客观地评价孔子 (1)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重要思想;他开私人办学的先河,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2)孔子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 政治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利于个人修齐治平的修养的营建。 在教育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保持文化的连续性。 ②对世界 汉朝以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影响了他们的政治、文化、伦理、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