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课程也是个邀请和探索邀请有兴趣的同学,透过具体的团
課程名稱:博蘭尼與團結經濟 (2174 )
開課系所:10501 社會系
授課教師: 許甘霖(kanlin@.tw ;分機:36320 )
課程助教:楊軒
上課地點:c203
上課時間:週一第6~8 節(14:10~17:10 )
課程簡介
本課為「紅土學院」之「素養建構 在地認同」類課程 ,旨在透過不同類型
案例的分析比較及理論層次的思考,探索「團結經濟」之可持續性的制度機制,
特別是與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相關的團結經濟類型。
本課程也是個邀請和探索:邀請有興趣的同學,透過具體的團結經濟案例和
Karl Polanyi 的理論視角,一起實驗一種 「解決問題的社會學」的可能性。課程
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透過三篇理論性文章,定位團結經濟;接著透過三種團結
經濟的具體案例(孟德拉貢-合作經濟、葛拉敏銀行-社會企業,協力造屋),討
論以下問題:
1. 這些經濟形式要解決什麼社會問題?就什麼意義而言,這些經濟形式是
市場方案的替代選項(alternative to market solution )?
2. 這些經濟形式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造成哪些意圖的和非意圖的社會後果
(無論好壞)?為什麼?
3. 從市場機制與非市場機制的接合(articulation )來看,這些案例可持續
的機制是什麼?或者,(可能)無法持續的原因是什麼?
4. 這些案例的運作,需要哪些專業知識或技能?社會學可以做什麼?
5. Karl Polanyi 的理論,對理解這類經濟形式,有何啟發?
第三部分研讀Karl Polanyi 的《大轉型》,嘗試從中獲得理解團結經濟的啟發。
第四部分為實作,修課同學分組自選國內外其他與 「三農問題」相關團結經濟的
具體案例,以前述問題為架構作案例評析報告 (含課堂報告及書面報告)。
選修學生除課堂外,亦須以組為單位進行「紅土體驗」,並繳交體驗心得。
課程目標
本課程預期學生修完這門課後 ,對於農業問題有基本的具體知識(embodied
1
knowledge ),對「團結經濟」有更務實的理解,並能從更寬廣的理論視角審視
不同「團結經濟類型」的可能性與限制。
修課建議:
1. 對「解決問題的社會學」有興趣者。
2. 對「台灣農業何去何從」有興趣者。
3. 對「社會企業」(或類似經濟型態)有憧憬者。
課程要求及評量
1 閱讀摘要 :
1.1 基本概念*2 :1,500 字,10%*2 =20%
1.2 《鉅變》*1 :5,000 字,20%
2 紅土體驗心得*1 :1,500 字,10%
3 分組課堂報告:25% (各組互評)。
4 期末書面報告(8,000~10,000 字):25%
5 出席:0% (僅接受課前請假,未事前請假而缺席者每次扣10 分)
指定教材:(請見FB 課程群組)
1 嚴海蓉、潘毅、顧靜華、古學斌主編,2014 ,《社會經濟在中國:超越資本
主義的理論與實踐》(Social Economy in China: Beyond the Imagination of
Capitalis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 Karl Polanyi 著,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1990 ,《鉅變:當代政治、經
濟的起源》(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3 許寶強、渠敬東 選編,2001 ,《反市場的資本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
4 王紹光,2013 ,《王紹光讀波蘭尼:《大轉型》與中國的大轉型》,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
5 David Schweickart 著,宋蒙榮譯,2006 ,《超越資本主義》,社會科學文獻
2
出版社。
課程資源:
1. 請加入Facebook 課程群組:105 (1 )博蘭尼與團結經濟
(/groups/534815713364037/ )
2. 選修本課程者,建議同時選修張育誠老師開授之「畢業專題:社會企業與社
會創新」(2160 )。
W01 (0912 ):課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