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政策 双轮驱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df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 32卷 第9期 媒 体 文 萃
科技+政策 双轮驱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金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巨大成就,基本满足城乡 3.加快畜牧科技集成创新。亟须将实用、成熟、效果显著单
居 民畜产品消费需求。但是,随着消费者膳食营养结构的改善优 项技术组合配套、优化提升 ,使之产生 “1+12”的集成效应 。
化,以及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畜产品供需结构 一 是 “良种+良法”集成创新。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
性矛盾 日益显著,突出表现为供需时空匹配差、养殖利润下降、 不同养殖设施,开展多样化、差异化、标准化养殖方法的探索研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价格波动异常。今年 “1号文件”明确提出: 究,形成 “良种+良法”实用技术的 “组合拳”,提升 良种覆盖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 率、良法覆盖面。二是 “农艺+农机”集成创新。加强 以机械适
畜牧业 。” “十三五”规划指 出: “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 应性为导 向的畜禽育种、饲草料栽培和养殖方式等的农艺技术
式,分区域推进现代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这迫切需要我们 研究,重点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紧密机型、动物资源品种和种植养
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探索 科“技+政策”双轮驱动供给侧 殖方式研究;加强饲草料收获、青贮氨化、动物运输等装备设施
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走出一条产 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 的农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动物健康养殖、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以
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及储运保鲜等环节的设备研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重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打造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引擎 点开展技术融合路线、融合模式、融合规范研究。三是 “高新+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 传统”技术集成创新。要充分借鉴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
求,要紧紧依靠生物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 ,加快畜牧科技创 新技术所取得 的日新月异成果,嫁接 、匹配、融合畜牧产业现有
新步伐 ,强化科技驱动作用 ,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速度 、质 的、实用的传统技术,探索研究技术集成的催化剂、融合剂,形
量和效益。 成技术集成的机制、模式和路径,重点开展传统育种与分子育
1.加快畜牧生物技术创新。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 种、实用技术与高端技术、自主技术与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蛋 白质工程等关键技术 ,针对畜牧 依靠政策创新驱动 激发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活力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在以下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是优 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政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驱动效率,推动
良品种培育。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畜禽 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水平、上台阶。
如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胚胎工程、动物克隆、DNA标记辅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领供给侧改革方向
助、RAPD、基因芯片等技术,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品种的优 良性 政策导向、财政扶持是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
状,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新品系,提升我国畜禽 良 保障措施。一是整合畜牧现行政策 。近年来 ,我国出台了1l项促
种核心竞争力。二是动物疫病防治。加强DNA诊断技术、ELISA 进畜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但需要进一步整合、
技术等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研究,开展DNA克隆重组、基因工程等 优化、聚焦,实现 “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
技术在动物疫苗研制中的应用研究,开展兽用生物制药研究,减 投入的带动性、效果的显著性。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在盘活
少兽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三是饲草料开发利用。开展优质牧 存量上,要调整资金分配比例、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在扩大增量
草、青贮玉米的分子育种研究,培育适合我国区域特点的优质饲 上,要争取畜牧兽医行业财政投入年度增加 比例超过GDP增速的
草料品种;开展生物饲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开展生物技术在饲 5个百分点以上;在投融资机制上 ,要探索PPP模式、新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