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四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选修一材料题专项练习.doc

山东省日照市四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选修一材料题专项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日照市四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选修一材料题专项练习

山东省日照市四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选修一材料题专项练习 1.政治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选官制度变革对政治建设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袭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魏源《魏源集》 (1)分析材料一中宋、明“尽变其辙”的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打破原来重世袭、门第的选官标准,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 意义:选官制度更趋向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吏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这个制度(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废除的直接动因是认为这套制度不再适合新式人才的培养需要。但科举制被废除以后,清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精英选拔制度来代替它。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也与此相关。……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2)科举制废除的动因是什么?试结合材料二、三谈谈科举制的废除在当时产生的社会影响。 动因:清代科举考试不适合新式人才的培养,失去了为清王朝服务的功能。 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新式教育的发展,培养新式人才。另一方面,新的选拔制度的缺陷加剧了政治动荡,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导致民国政治乱象丛生。 材料三?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科举制)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钱穆《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政治制度的建设有何认识? 政治制度建设要适时创新发展;新旧制度的更替需要有效衔接。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齐固宰相管仲就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主张:“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葆:保姆),受二人之食。” (1)据材料一,概括管仲鼓励生育的措施,并分析其原因。 减免赋税;政府补助。 原因:小农经济影响;争霸战争需要。 材料二??明清西安市人口统计表: 朝代 年份 州郡 辖县数 总户数 总人口 明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西安府 31 181902 1579116 清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西安府 16 649679 2423368 ——渠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原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利于解决增加人口的温饱问题;康乾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摊丁入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任答两点) 材料三?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产生的积极影响。 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3.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作用:一方面,民族主义推动西欧民主化进程。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近代民族民主国家。启蒙运动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推动民主实践的发展。(答任意一点即可。)另一方面,民族主义走向极端,导致西欧走向帝国主义。德国在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推动下,走向一战深渊。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殖民扩张,给亚洲邻国带来灾难。(答任意一点即可。) 材料二?须知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于今的人,都说西洋各国,富强得很,却不知道他怎么样富强的,所以虽是恨他,他的长处,倒不可以不去学他……须知必定用文明排外,不可用野蛮排外。——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2)材料二体现了陈天华什么样的民族主义情结。 既争取民族独立,又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与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相结合。 4.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