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为例.pdfVIP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为例.pdf

第37卷 第9期 赤峰 学 院 学报 (汉 文 哲 学社 会 科 学版 ) V01.37No.9 2016年 9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 Sep.2016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为例 高 伟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 :天坛为圜丘、祈谷两坛 的总称 ,二者 皆为圆形的三重坛 台建筑 ,都映衬着 中国古代 “天圆地方”、“奇数为阳”的思 想 。关于祭坛的形制 ,最早的来源似乎是 《周礼》,但于 1983年发现 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其来源大大向前推进 了,不同于 文字资料 ,遗址中的远古祭坛 以实物资料 的形式震撼着学术界,种种迹象表明,在 中国文明历程 中,形制继承的深刻程度可能 远远超 出人们的想象。牛河粱红山文化遗址 中出现的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的形制不谋而合 ,这种联系透露着文明传续的密 码 ,绵延五千多年 的规范 自有其生存的根基 ,而古人 的宇宙观与形制思想也蕴含着深厚的道理。 关键词 :祭坛 ;红山文化 ;形制 ;天坛 ;象征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10—03 天坛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坐落于北京市南部,东城 区永 告 (1983—2003年度)》的描述,位于牛河梁遗址第 2地点 定 门内大街东侧 ,其前身——天地坛于 明朝永乐十八年 (公 (N2)的圆形祭坛为共有三层阶台的圆坛状 ,形制、结构及用 元 1420年)由明成祖朱棣建成 ,后经嘉靖 、乾隆、光绪等朝 料、砌筑方法均与诸积石冢差别甚大,也无墓葬发现 ,故定 的多次修缮、改建,形成今天的天坛公园。 为 “坛式”建筑 。坛的平面接近正圆形,由三层 以立石为界的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朝 阳市境 内.坐落在 阶台和坛上积石组成 ,形成 由外、中、内三周 同心状石界桩 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是代表红山文化的巨型礼仪建筑 圈框定的三层台阶,从外到 内逐渐高起 ,构成了祭坛 的基础 群 ,其 中包括大量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 .距今约 5500年 .属 和轮廓 。外桩圈直径约为22米 ,中桩圈直径约为 15.6米 ,内 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里的众多发现都与中国文明起 桩圈直径约为 11米 。 源有着紧密 的关联 1_『,其 中第 2地点 (N2)发现的圆形祭坛为 首先,该祭坛最显著的形制特征是圆形 ,对此.学术界 一 处三重坛台建筑 ,令人惊奇 的是 .它形制与今天的北京天 普遍认为它与 中国古人 “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思想有关 ,本 坛如出一辙 。 文也支持这种观点 ,此处仅对 “天圆”思想的形成做一些探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种形制穿越数千年 的时空一直影 讨。牛河粱红山文化遗址发现 的其他建筑和精美玉器 、彩陶 响着后世.最初的祭坛又为什么要建成如此模样.它体现出 证明,这里是一处等级极高的祭祀活动中心,当时人对于天 古人怎样的思想,亦或是承载了某种人类所共有的情怀 ,它 神及祖先的信奉非常虔诚,祭坛所用的形制一定经过谨慎 如何不被察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于美学、形制等意识层 的斟酌,绝不是随意或偶然而为。那么,红山人为什么最终 面。本文将结合 已经发表的考古资料 ,从上述方面对红山文 选择了圆形的形制呢?学术界普遍认为是遵从太阳的形状 . 化祭天祭坛 的形制及 内涵做 出分析 .解释祭坛形制诞生和 本文 同意此观点.但不认为这是决定祭坛形制 的唯一因素 . 延续的深层缘 由 还应该有更多重、更深层的原因。例如满月时的月亮是圆形 一 、 牛河梁红 山文化遗址中的圆形祭坛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