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逍遥游》中鲲鹏意象的功能.pdfVIP

论《庄子·逍遥游》中鲲鹏意象的功能.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庄子·逍遥游》中鲲鹏意象的功能.pdf

2016年第4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第 172期 No.4.2016 JournalofFu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Sum No.172 DOI:10.14096~.cnki.cn34-1044/c.2016.04.06 论 《庄子 ·逍遥游》中鲲鹏意象的功能 程 方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庄子》作为一部道家经典,首篇 (逍《遥游》无论是在阐明思想还是在文本结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而 (逍《遥游》开篇的鲲鹏意象首当其冲映入读者眼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上各家对鲲鹏意象的 解读不胜枚举,且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试从鲲鹏这一意象的文本功能入手,从诗化言说方式、“物化”思想、神“ 话思维”的运用和破执手段四个方面,对 庄子 ·逍遥游 的鲲鹏意象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关键词:(庄《子》;鲲鹏;诗化言说方式;物化;神话思维;破执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4—0023—03 《逍遥游》是 《庄子》一书的首篇,在思想和艺术 用意象语言,而不是说理语言,这是因为于老庄而言, 上都可作 《庄子》的代表,甚至可以说庄子一生追求尽 “道”是不能被言说的,庄子在 《齐物论》中写道:“孰 在 “逍遥游”三字。庄子在 逍《遥游》开篇便用了鲲化 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 鹏这个气势恢宏、迷蒙缥缈的神话故事,这种表达方式 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不仅是一种便于说理的诗话言说方式,更蕴含了深刻的 “将道保存起来的恰当方法就是不去论说和表达它,这 思想内涵。从鲲鹏这一意象的塑造,便可看出庄子不仅 也就说明了道得以存在的状态仍然是隐蔽的状态,只有 是一位哲学家,更是一位诗人。 在隐蔽中,道才能够被保持。 因此要表达 自己的逍遥 关于鲲鹏的寓意,历来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出发, 思想,庄子没有选择理性的论辩语言,而是选择了通过 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各有千秋。钟泰 《庄子发微》 塑造意象这种感性的诗化言说方式。 从 《易经》卦象角度分析鲲鹏寓意,认为 “鲲”是取象 清代刘凤苞在其 《南华雪心编》说:“欲借鲲鹏变化, 于卦之 “中孚”,“中孚”为阳,正坎之方。“鹏”是取象 破空而来,为 逍‘遥游’三字立竿见影,摆脱一切理障语, 于卦之 “小过”,小过为阴,正离之方。“鲲化为鹏,由 烟波万状,几莫测其端倪,所谓洗洋 自恣已适 己也。” 北而南徙,象昭昭生于冥冥也。”“美 国学者爱莲心认为 庄子不直接说理,而是通过间接塑造意象来阐明思想, 鲲化鹏则意味着生活在黑暗中无知的鱼化为象征着超越 鲲鹏这一意象的运用之妙使庄子表达的道仿佛裹挟云雾 自由的鸟,是一个从无知向有知、自由的转化。鲲鹏的 而来,气象浩瀚磅礴,动人心魄,这种诗化的言说方式 神话研究也有很大的建树,袁珂认为鲲鹏是北海海神而 不仅在 内容上使得艰深的说理 内容变得富有诗意,使读 兼风神的禺疆的化身 ¨“;叶舒宪在解读世界各地神话 者容易接受,在言说方式上也表达了庄子 “道昭而不道, 的基础上,认为鲲鹏的故事和 《庄子》内七篇末尾的混 言辩而不及 ” 。这样一种玄默的说理观念 。 沌故事前后呼应,都是创世神话模式 。笔者认为, 二、“物化”思想的体现 要弄清鲲鹏的深层寓意可以从鲲鹏意象在 《庄子》文本 郭象注庄子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