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具特色的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智慧的结晶.pdf
独具特色的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智慧的结晶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的特有民居,蒙古族崇拜天空,蒙古包在古汉语中被形象地称为“穹庐”。又称毡房、
毡包、毡帐。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由游牧祖先用兽皮箍在木架上的“皮棚”演化而来,一直沿用至今。蒙
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
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 多人 休息;小者,也能容 10 几个人。蒙古包以“哈那”多少
来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 个哈那、8 个哈那、10 个哈那和12 个哈那。12 个哈那的为大型蒙古包,比较罕见,
面积可达600 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
蒙古包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组成。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
约2 米的细木杆互相交织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顶部
架上被称作“ 乌尼” 的撑杆(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共约60 根。),与项圈构成了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
再用皮绳、鬓绳将“哈纳”和 “乌尼”等部分紧紧地绑扎好,然后搭上毛毡加以封闭, 用毛绳系牢,一个精良
的蒙古包便搭建完成。
包门,蒙古语称作“哈拉嘎” 。由门框、门槛和门楣组成,门框与哈那高度相等,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
的门不能太高,一般高约三尺五寸左右,宽约二尺五、六寸,人得弯着腰才能进去。门朝南或东南方向,可
避西北风。冬季门一般是双层的,两扇里门叫风门,向两边开。外门为单扇门,从左向右开,叫封闭门。此
外门帘(蒙古语称“乌德”)也是蒙古包的组成部分。蒙古包通常用两种门帘:一种是用毡子制做的,四边纳双
边,有各种花纹。一般多为白色,蓝边,也有红边的,上边吊挂在门头上。另一种是用芦苇或白柳条做成,
一般在夏季使用。
蒙古包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拆装,搬迁方便,是“逐水草而居” 的牧民们随身的家园。蒙古包可以打点成
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建。一顶普通的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者一辆
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
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包内圆顶中心的粗绳子就是拆卸搭建时的“重心”,如遇狂风肆虐的
天气,在绳子上拴上水桶等此类的重物,也能起到稳固蒙古包的作用。
蒙古包包门朝南开,包内正北中间是长者或贵宾的位置,西边是客人的位置,东边是家人就坐的和做饭
的地方,东南是炉灶。蒙古包面向东南,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这种东南朝
向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风雪。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采光也
非常好,打开天窗,白天包内通透明亮,夜里还可以欣赏繁星,合起天窗,丝毫不怕风吹雨打。此外,由于
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炎热的夏天里只要将围毡
掀起个角就可实现通风换气。蒙古包上的民族图案较多,其装饰主要在套瑙、额人和、围毡和门帘上。常常
以犄纹、回纹、卷字纹及其他各种引人注目的民族图案装饰。
蒙古包的内部陈设也别具特色。各种物品大致都有固定的位置,正中央为炉灶,即火撑。火撑在一个家
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火是一个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家庭兴旺繁荣的象征。蒙古包的西北侧
是供奉神象、佛龛、祖先的地方。因为蒙古族一直以西北为尊,古代的神物一直供奉在西北。解放后,经过
无神论的教育及广大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更新,现在包内的供奉者大多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收音机、
电视机等。依次往西南主要是摆放男人们放牧、狩猎的用具。如马鞍、马鞭、弓箭、猎枪等。
蒙古包北面放置被桌,紧挨被桌的东北方,是放置女人的箱子的地方,东面摆放绘有各种图案的竖柜,
盛装碗盏、锅灶、勺子、茶、奶、家具等。东南侧放置炊具、奶具等。蒙古包内部具有独特的美,蒙古包的
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
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看起来非常美观。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它的建筑风格奇特
明快,既实用又美观,是极富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艺术形式,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实践中经验与智
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几千年来蒙古族崇尚自然天体的意识在住宅文化中的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