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摘要】 搜集跟师学习期间应用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验案, 结合医学文献探讨升降散治疗皮肤病有效机制。阐述杨京慧主任医师应用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的临床经验, 拓宽升降散临床应用范围。结果显示升降散对证治疗湿疹皮炎等多种皮肤病有显著疗效, 是治疗多种皮肤病的有效良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升降散;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35 湿疹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 中医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病名, “浸淫疮”、“四弯风”、“胎敛疮”等属于该病范畴, 其主要病机为风湿热邪蕴于肌肤, 气血瘀阻, 郁而化热生风, 日久伤阴耗血, 顽固难愈。杨师认为苦寒药物或可解一时之热, 但易伤脾胃阳气, 祛风之剂应用中把握不准又易耗伤阴血, 导致瘙痒无度。其临症应用升降散加减治疗急慢性湿疹皮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浅述如下, 以飨读者 1 临床资料 1. 1 病例1 患者, 男, 41岁。全身红斑、渗液、瘙痒3周。自述3周前因食鱼虾腥发之物, 全身出现红斑瘙痒, 继而渗出, 在外院诊断为急性湿疹, 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维生素C, 外用尤卓尔等药物, 瘙痒减轻, 但皮疹不见改善故来诊。刻诊:颜面潮红, 躯干四肢红斑渗出, 瘙痒不休, 遇热尤甚, 大便干, 小便黄, 食欲欠佳,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浸淫疮。证属湿热内郁, 毒蕴肌肤。治宜清热散郁, 祛湿解毒。处方:僵蚕12 g, 蝉蜕9 g, 姜黄9 g, 生大黄9 g, 赤芍9 g, 生地12 g, 云苓皮10 g, 银花9 g, 甘草6 g。水煎服, 1剂/d, 水煎400 ml, 分2次服用。服药3剂, 诸症减轻, 继服6剂, 临床治愈 1. 2 病例2 患者, 男, 45岁。全身泛发红斑、丘疹, 反复发作3年, 加重7 d。自述3年来辗转求治, 均诊断为湿疹, 遍服扑尔敏、氯雷他定、息斯敏、西替利嗪等药物, 外用药物不计其数, 疗效不显。刻诊:全身瘙痒, 腰以下为重, 下肢皮肤呈轻度苔藓样变, 搔痕累累, 瘙痒夜间尤甚, 伴有身重乏力, 大便溏, 日二行, 舌淡, 苔白腻微黄, 脉沉缓。中医诊断:浸淫疮。证属脾虚湿蕴, 升降失调。治宜宣降气机, 健脾除湿。处方:僵蚕6 g, 蝉蜕9 g, 姜黄9 g, 苍术9 g, 炒白术12 g, 茯苓9 g, 薏苡仁12 g, 泽泻9 g, 陈皮6 g, 炒黄柏9 g, 牛膝9 g, 甘草6 g。水煎服, 1剂/d, 水煎400 ml, 分2次服。服药7剂, 瘙痒症状减轻, 守方加减服药30剂, 临床治愈 1. 3 特应性皮炎验案 病例3 患者, 女, 11岁。父母代述出生后1个月患有婴儿湿疹, 应用抗过敏药物减轻, 但反复发作, 始终未有痊愈。现皮损加重, 瘙痒剧烈来诊。刻诊:皮损主要发生于肘窝和?N窝, 累及面颈及躯干部。分布对称。皮肤干燥、变厚, 伴有苔藓样变。实验室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血清IgE升高。白色划痕症阳性, 过敏原检测示尘螨过敏。伴有大便干, 2日一行, 舌红少苔, 脉细数。中医诊断:四弯风。证属郁热内结, 灼伤阴液, 肌肤失养。治宜升清降浊, 通泄里热, 滋阴润肤止痒。处方:僵蚕6 g, 蝉蜕6 g, 姜黄6 g, 大黄6 g, 莲子3 g, 生地9 g, 玄参9g , 麦冬9 g, 地肤子9 g, 白鲜皮9 g, 肉苁蓉9 g, 甘草3 g。水煎服, 1剂/d, 水煎300 ml, 分2次服。服药7剂, 瘙痒症状减轻, 守方加减服药60剂, 症状消失, 临床基本治愈 2 结果 病例1患者因素体湿盛, 禀赋不耐, 食用鱼虾动风之物, 郁而化火, 湿与热结, 腑气不通, 里热外越, 浸淫肌肤而发病。予升降散加减以清热散郁, 祛湿解毒, 9剂而获良效。其中升降散升清降浊, 佐以赤芍、生地凉血活血, 云苓皮健脾祛湿, 双花清热解毒, 抓住致病核心, 故疗效甚佳 病例2患者因发病日久, 伤及脾土, 损其气血, 升降失调, 肌肤失养, 故皮肤呈苔藓样变, 瘙痒不休, 入夜加重。因伴有脾虚便溏, 予升降散去大黄加苍术、白术、云苓等健脾祛湿之药, 服药30余剂治愈。治法取升降散调畅气机, 佐以苍术、白术、云苓等健脾祛湿, 黄柏清热燥湿, 牛膝引药下行, 诸药合用共奏升降气机, 健脾除湿, 泻火解毒之效, 故顽疾得除 病例3患儿因自幼具有过敏史, 迁延不愈, 日久郁热内结, 灼伤阴液, 肌肤失养, 皮肤苔藓样变。采用升降散升清降浊, 通泄里热, 佐以生地、玄参、麦冬、肉苁蓉滋阴润肤止痒。莲子清泄心火, 地肤子、白鲜皮祛湿止痒, 甘草调和诸药, 药证合拍, 故能取效 3 讨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