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厄运下的英雄苦难中的凡人.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厄运下的英雄 苦难中的凡人 ——《论厄运》《直面苦难》对比阅读 教学目的:? 1.体会深沉的哲理,品味凝炼的语言。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以两文的整合为基础,以筛选观点句为突破口,比较两文异同;透彻理解深沉的哲思。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苦难,领悟悲剧中展示的人性美;内化为一种人格力量。 学法指导: 独立探讨,整合信息。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语设计 人生苦短,风云难测,生命的天空洒满了金色的阳光,也弥散着凄冷的苦雨。顺境,人之所求,但无法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畏,却往往不期而遇。同学们,当你尽情奔跑,拥抱碧海蓝天时,你可曾触摸到史铁生在地坛里用泪水镌刻的心灵印迹;当你张开明眸,欣赏花红柳绿时,你可曾听到海伦?凯勒在黑暗中用寂寞唱响的生命强音。当你的青春绽放美丽,幽吐芬芳时,你可曾听见在地震海啸中绝望的呼喊,你可曾看见在饥饿寒冷里挣扎的灵魂。有人说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此言不谬。苦难固然无法逃避,生命亦有崛起的尊严,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和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中,共品苦味人生。 二、整体感知 (一)提炼观点,体悟内涵 对待苦难、厄运,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体验。有人认为它是可惧的深渊,荒芜了生命的春天;有人认为它是可贵的财富,点亮了心灵的天空。对待这样一个深沉的命题,培根和周国平也有各自的体悟。下面就请同学们到文章中去探寻两位大师的思想的清流,智慧的精华,即找到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筛选文章的观点句也有一定的技巧。 方法指导: 1.从表达方式看,议论抒情为首选。 2.从呈现位置看,段首段尾为首选。 3.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为首选。 4.从语言风格看,不用技巧为首选。 (学生独立圈点,师生交流) 《论厄运》: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超越自然的伟大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 总结思路: 战胜厄运是奇迹 —— 战胜厄运要坚忍 — 战胜厄运显美德 《直面苦难》:   本文周国平把苦难分为两类——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文字侧重围绕自然悲剧展开。   (请从第2段开始,每一段中找出一句观点句。) “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申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面对自然苦难,我们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师评:世俗对于苦难的看法是:美化苦难,炫耀苦难。周国平对此的态度是:认为他们做作、浮夸。周国平则否定了世俗对苦难的浮夸,他看到无数卑微而又柔弱的生命在人生阴暗的一隅默默饮泣,黯然神伤。作者先破后立,认为苦难之于人除了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师评:同样,世俗认为战胜苦难的是铁石心肠的强者,旗开得胜的英雄。而周国平则看到厄运来临时,人们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用稚嫩的双手披荆斩棘;云销雨霁后,他们依旧在生活的漩涡中浮沉,在命运的潮水中挣扎。他们不是伟大的英雄,只是勇敢的凡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定了世俗对于苦难英雄的错误期待。) 总结思路: 面对苦难,我们注定失败——咬牙挺住,维护尊严——否定美化苦难,还苦难真实面目——否定错误期待,还英雄真实面目 (二)对比阅读,鉴赏异同   今天我们对两篇文章的学习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比较是文学鉴赏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思维的重要手段。前面我们通过观点句的提炼获取了对文章的宏观印象,把握了两位大师对苦难的认识和体悟。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表格,对比鉴赏,对两文思想内容上不同之处加以总结。 《论厄运》 《直面苦难》 承受苦难的对象 伟人 凡人 面对苦难的做法 无所畏惧、坚韧 咬牙挺住、承受、维护尊严 对待苦难的态度 肯定苦难的积极影响 辩证看待客观现实 苦难观 英雄化的苦难观 平民化的苦难观 创作意义 讴歌勇者 激励凡人 同样落笔苦难,因为文化背景,阅读对象,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两文各具风格。培根为我们高唱了一曲英雄的颂歌,而周国平则为我们呈现了一篇凡人的礼赞;培根的笔下洋溢着浪漫气息,周国平的文字则展示着现实情怀。这两篇文章给我们的写作训练以极大的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