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溪县西坪镇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措施.doc
安溪县西坪镇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措施
摘要 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县,西坪镇是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随着近年茶业的迅速发展,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上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结合生态茶园的现状,对安溪县西坪镇生态茶园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提高生态茶园的建设成效。
关键词 生态茶园;建设管理;保障措施;福建安溪;西坪镇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097-02
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至今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30年来,西坪镇茶产业迅速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业优势日益形成,目前,全镇茶园面积3 466.67 hm2,茶叶年产量1.1万t,茶业的发展已成为西坪镇的主要支柱产业,直接影响安溪县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但由于受部分茶农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些茶园开垦和管理方面不科学,影响着茶园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西坪镇茶业的良性发展。
2005年以来,西坪镇积极围绕安溪县政府提出的生态茶园建设,认真组织茶农、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做好生态茶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初步的建设成效。截至2012年,全镇共建设生态茶园2 133.33 hm2,其中示范片生态茶园533.33 hm2,一般片生态茶园 1 600 hm2。茶园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基础质量有效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 生态茶园建设
茶业要发展,生态是基础。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茶园生态条件,良好的生态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土壤养分和光线等生态因子。西坪镇根据茶园存在的生态状况和茶农经济条件等,分为示范片生态茶园建设和一般片生态茶园建设。
1.1 示范片生态茶园建设
示范片生态茶园的建设标准是:全面实施茶园合理种树、梯壁留草或种草、套种绿肥、建设水利设施、完善道路系统,加强茶园无公害管理等“5+1”技术,达到“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周边植被丰富、梯层整齐有序、基础设施健全、水土保持良好、茶叶产品安全”的茶园生态结构。
其技术要点:一是在茶园山顶部、周围、道路、沟渠等空缺地,合理种植大苗树木,在茶山的纵向每隔20~30 m,选择2~3个梯台种植3~4 m宽的林带,形成条状或块状隔离带,通过合理种植树木,构建生态大环境。二是梯壁种草,达到长年绿草覆盖。三是未封行茶园行间套种绿肥。四是完善水利设施和道路设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茶园蓄水池(坑)、排水沟、滴灌、喷灌和流灌等水利设施,逐步完善茶园主干道、机耕路、人行道等道路基础设施,提高茶园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构建现代化生产基地。五是加强茶园无公害管理。通过强化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物理措施等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性信息素防控技术和使用可降解的黄板和蓝板,提倡应用生物肥料等,构筑质量安全体系,达到基础设施健全、生态条件良好。建设主体主要以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主。
1.2 一般片生态茶园建设
以茶园梯壁梯岸种草护草、套种绿肥、无公害茶园管理等为中心,并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茶园的要求。建设地点:主要是平地茶园部分较为分散的茶园。实施中主要以分散经营的茶农户为建设主体。
2 生态茶园建设的行政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安溪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领导为成员的生态茶园建设领导组,进行统一协调、指导。同时各乡镇也及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把建设生态茶园作为乡镇党政“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亲自抓,负总责。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安溪县2005—2009年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实行生态茶园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县政府分别与各乡镇签订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把生态茶园建设作为年终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县人大督促指导。2006年12月,县人大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生态茶园建设”的决议案,2007年,全县上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2.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每年都通过召开全县生态茶园建设动员会、专题会和现场会,全面安排部署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组织乡镇主要领导、茶果干部和县直涉茶单位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听取汇报,有序推进建设进度。二是深入宣传发动。县农业与茶果局组织技术人员撰写生态茶园建设宣传资料,深入各乡镇开展“生态茶园建设宣传月”活动,把建设生态茶园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紧迫性,利用闽南方言快板、录音带、宣传车、宣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