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暴涨搞垮大清经济.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房地产暴涨搞垮大清经济

房地产暴涨搞垮大清经济   与官方视角中的康乾盛世完全不同的是,从经济活力来看,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整个满清的社会经济陷入到了萧条之中,被学者们称为康熙萧条、嘉道中落、道光萧条 你们以为今天的楼市是史无前例吗?错,早在300年前的清朝早中期,就曾经出现过北京房价暴涨的热潮。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什么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办法,未能控制住房价的上涨,导致清朝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全面萧条,最终王朝崩溃 王朝更迭 事情要从清军入关开始说起 明朝算是中国历朝历代最硬气的王朝之一,如果提前南迁,以江南的富庶和民心,重新组织起来,尚可再战。所谓“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南迁不符合“天子守国门”的核心价值观,谁提谁就是汉奸,所以无人敢提,直到北京成为一座孤城,想走也走不成了 平心而论,崇祯并不是一个亡国之君,初期的作为,甚至让晚明有了中兴的气象。但是却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遇到到了小冰河周期,农田歉收,大面积干旱,老百姓走投无路。地利,一入关就是首都,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人和,官民离心离德,早已大厦将倾 加上满清和李自成的组合拳,一个在东北正面战场高举高打,一个在内部四处游走。虽然搞游击战的李自成率先入城,但还未来得及树立起共同信仰,自己就先腐化堕落战力锐减 一直在正面战场拼杀的满清抓住机会,山海关一战秒杀翻盘,成为天下共主,鼎定乾坤 清军进城后,人口剧增,不仅住房紧张,安全也成了问题。面对庞大的被征服民众,清政府觉得并不安全,不能混住在一起。事实上,汉人的反抗精神证明,他们想多了 清军以征服者和铡刀的名义,对社会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没有遇到一点障碍。他们占领了明朝故宫,以及各级官员留下的豪宅,圈占了普通人家的宅子,把原住民全部赶到外城,城内只允许旗人居住 满汉分居 这种满汉分居的格局,从北京开始,成了满清一朝最基本的城市格局。今天,成都的宽窄巷子已成为最著名的景点,其实这就是当年成都的满人所居住的“少城”的遗迹。历史的吊诡就在这里,过去这里是征服者显示权贵的场所,今天成为普通民众的游玩之地 满汉分居,在事实上形成了两种房屋产权制度。在体制内的,是满人,他们住在内城。享有朝廷分配的内城住房。当然,这些都是抢来的,现在成了朝廷的 在体制外的是其它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居民,他们无权居住在内城,也无权享受政府分配的住房,只有靠市场机制调节。因此,满清的房产制度就形成了计划和市场两种制度并存的格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满清建政之初,分配给旗人的宅子都是清政府所有,旗人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但只要没有因犯罪而被收回,子孙均可居住,这就事实上改变了房屋的所有权 到了康熙朝,政府开始允许内城旗人之间进行房屋的买卖。这说明政府默认了房屋所有权的改变,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政府保留了犯罪则收回的权力 到了雍正朝的时候,政府财政空虚,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由于原有分配房屋所有者都是为清朝打天下的功臣的子孙后代,是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指望他们掏银子买房子是不现实的。但是新建房屋是可以的 从雍正起,政府新建房屋由官兵购买或者租住,从获得房屋的旗人薪水中“扣俸”用于后续的“盖房之资” “雍正改革”使得原有的政府分配房屋变成了政府经营房屋,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也从中获利 从雍正九年到乾隆七年,仅北京一地,陆续通过克扣俸禄卖出官房“七檩至三檩房共一万一千三百七间半,作价银十四万四千七百二十九两四钱。业经满限交足” 平均每间房12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相当于人民币六七百元,也就是说大概每间房在7000-8000人民币左右 不过这样的住房,只有体制内的人才能购买,一般人没有资格购买。到了乾隆时期,这个价格涨到了14两白银一间房,相当于八九千元人民币一间房。这说明,在这套制度实施早期,体制内房产价格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房价暴涨 然而在完全实施市场经济的外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却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先是在顺治初年,原来住在内城的居民被迁出,导致外城居住需求量猛增,市场供不应求,卖家随意提高价格,动辄一涨就是几倍 工科右给事中魏象枢在给皇帝的奏章中大声疾呼,“罄家所有不足以卜数椽之栖”。并建议,“祈天语申饬,令该管地方等官,概平一价,凡买者卖者典者赁者,各勿增减,共相保恤,庶比屋可封,国本永固矣” 他寄希望于最高统治者下达行政命令,把价格降下来,并把这事上升到了事关国本的地位 然而,皇帝陛下压根没听他的,只是批准用官地安置迁移居民,并未控制房价。原因很简单,政府也需要钱啊!满清房屋契税是3%,价格越高,政府收入就越多。结果导致房地产价格飞涨,连年翻番 清华大学历史教授邓亦兵研究发现,顺治五年时外城房价为每间房6.5两,之后房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