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隋唐史学:转折与创新(下).pptVIP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讲 隋唐史学: 转折与创新(下) 一、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二、唐初的监修制度与大规模修史 三、史学理论的发展:刘知几与《史通》 四、典制史的崛起:杜佑与《通典》 五、其他诸史 二、唐初的监修制度与大规模修史 (四)《南史》和《北史》 《南史》 本纪10卷,列传70卷,共80卷; 起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迄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589),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的兴亡,共170年的历史。 《北史》 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 起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尽隋恭帝义宁二年(618),述北朝魏(包括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4个政权的兴亡,共233年的历史。 两书合称《南·北史》。 南北朝时期 政权并立,分裂混战,朝代更换频繁 历史情况错综复杂,妢然淆乱,远非统一全国的王朝来得头绪简单 1、关于南北朝的早期著作 2、《南·北史》编撰 3、评价 1、关于南北朝的早期著作:南北朝“八书” 南北朝时期:3部 沈约《宋书》 萧子显《南齐书》 魏收撰《魏书》 唐初官修诸书(《五代史纪传》):5部 《梁书》 《陈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五代史志》[《隋志》]) 南北朝“八书”的不足 第一、美己恶人 第二、重复互见 第三、烦沓冗长 第四、牴牾互异 第一、美己恶人 南北朝修“三书” 事涉本朝,则隐恶虚美;事关对立政权,则诬蔑攻击 《宋书》斥北魏“索虏”,记北魏事迹于《索虏传》 《南齐书》称北魏“魏虏” 《魏书》斥南朝宋、齐、梁“岛夷” ,立《岛夷刘裕传》、 《岛夷萧道成传》、《岛夷萧衍传》等传 三书记本朝周悉详备,记并存的对立政权简略疏漏,往往失实 三书坚持南北分裂思想,专为一朝立传 唐初“五代史” 虽然写成于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唐代,书中虽不再有“索虏”、“岛夷”之类的互相谩骂声音,但仍各为一朝立传,书本朝周悉,记别国则不备。 编者眼光局限于某一个王朝,不能反映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情况 第二、重复互见 以国别史体栽来分别记述南北朝时期先后并存的各个政权 若一人一事,涉及数朝,则数书皆记,重复交叉。 刘裕,既见《宋书·武帝纪》,又见《魏书·岛夷刘裕传》 杜台卿,曾仕北齐,官至国子祭酒、领尚书左丞,后仕隋,拜著作郎,于是《北齐书》、 《隋书》中都有他的传略,内容基本相同。   古部族氐,分布于今甘肃、陕西、四川一带,同南朝宋、齐、梁,北朝魏、齐、周都有交往,时而遗使朝贡,时而举兵略地,于是《宋书》、 《南齐书》、《梁书》和《魏书》中都有《氐传》,记氐族史略,内容多有重复。 第三、烦沓冗长 八书记233年史事,但记事互有重复,卷数达551卷。 《汉书》记西汉229年历史,120卷 《后汉书》记东汉195年史事,120卷 《晋书》记西晋、东晋兼及十六国共156年史事,130卷 空载虚应故事文字 在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换频繁,篡位者为了掩盖其篡夺帝位,例由皇帝先给进爵,赐九锡,颁诏,颁策,然后皇帝再宣告“禅位”,颁诏书,策书,玺书,而篡位者则上表“陈让”,群臣则上表劝进,最后篡位者才即皇帝位,颁告天策、即位诏等等。 每朝更替之际的这类虚伪的诏诰章表,陈之相同,形成固定格式,内容空洞,无关实证,“八书”往往全文悉载,一字不遗,遂使其内容繁复,篇幅冗长。 八书篇幅庞大,又各自为书,头绪纷繁,研习者颇难周览,致使八书流传大受限制。 唐代已有雕版印刷,但仅刻印佛经、日历,尚未发展到刻印经部书和史部书,当时文书的流传,全靠手抄,非有大力者不能备有抄本。抄本少,流传不广,也就容易脱误亡佚。 到了北宋仁宗时,朝廷有诏校雠八书,但当时八书已各散佚不全,连朝廷秘府所藏,亦往往脱误。于是只好“诏京师及州县藏书之家,使悉上之”(宋孟询等《陈书序》),以相校定。 第四、牴牾互异   “北朝自魏以还,南朝自宋以降,运行迭变,时俗污隆,代有载笔,人多好事,考之篇目,史牒不少,互陈闻见,同异甚多。”(李延寿:《北史·序传》) 2、《南·北史》编撰 (1)李大师、李延寿父子 李大师 本陇西李氏,世居相州(河南安阳)。 历仕隋、窦建德夏政权,入唐后被流放至西会州(治在今甘肃靖远),武德九年遇赦东归。贞观三年去世。 史学上的远见卓识 好学,备知前代故事 看出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将拟《吴越春秋》,编年以备南北。”(《北史·序传》) 李延寿 具有良好的资料条件 “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征相次为秘书监,言上经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书大备。”(《旧唐书·经籍志》) 贞观十年史馆修成《五代纪传》 借参与史馆编撰《隋书》之机,看到各种秘府藏书:“于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