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食物中毒精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毒学生会议吃过鸡鸭等食物 此次学生大面积患病,不具有传染性”,因此已基本排除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 * * * * * * * * * * * * * * 近年 * * * * * * * * 江浙一带民间流传一句俗话“拼死吃河豚”,可见该鱼味美诱人,食之却要冒生命危险。 * * * 分别用Cy5-dCTP、Cy3-dCTP标记H、C组小鼠胸腺组织的cDNA。 将Cy3和Cy5标记的靶DNA与芯片上固定的探针杂交扫描图象完全重叠后得到双探针杂交的结果。 杂交位点显绿色,表示Cy3信号较强(呈下调趋势);杂交位点显红色,表示Cy5信号较强(呈上调趋势) ;杂交位显示黄色,表示表达水平无改变 * 分别用Cy5-dCTP、Cy3-dCTP标记H、C组小鼠胸腺组织的cDNA。 将Cy3和Cy5标记的靶DNA与芯片上固定的探针杂交扫描图象完全重叠后得到双探针杂交的结果。 杂交位点显绿色,表示Cy3信号较强(呈下调趋势);杂交位点显红色,表示Cy5信号较强(呈上调趋势) ;杂交位显示黄色,表示表达水平无改变 * 毒蕈中毒的急救治疗原则 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有毒物质。 对症治疗 毒蕈中毒的预防 为预防毒蕈中毒的发生,最根本的办法是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毫无识别毒蕈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称为真菌毒素,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温度不被破坏。人们可通过食用被真菌霉素污染的粮食、食品而中毒或食用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喂养的畜禽肉、奶、蛋而致病。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在不良条件下,经过冬季的长期贮存,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繁殖引起霉变;此外,在未完全成熟时即收割的甘蔗,还可因其含糖量较低,而更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产生霉变。多见于儿童。 产毒真菌是为甘蔗节菱孢霉,其产生毒素为3一硝基丙酸(3-NPA),具有很强的嗜神经性,主要损害中枢神经,是一种神经毒。 识别霉变甘蔗 霉变甘蔗外皮失去光泽,质地较软,瓤部颜色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浅棕色。尖端和断面有白色絮状或绒毛状霉菌菌丝体,组织结构象糠萝卜,气味难闻,有酸馊味或酒糟味及辣味。 临床表现与急救 潜伏期较短,10min到数小时。发病初始为消化道症状,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眼球侧向凝视、抽搐。随后进人昏迷状态,体温初期可正常,几天后升高。常死于呼吸衰竭。 此病无特效治疗,发现中毒后应尽快催吐、洗胃、灌肠以排出毒物,并进行对症处理。 预防措施 甘蔗在成熟后才可收割,收割后需防冻,防霉菌污染繁殖。贮存期不可过长,并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查,贮存时应防止霉变,已变质的严禁售卖。 应会辨认霉变的甘蔗,不吃霉变的甘蔗。 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4种: 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 添加非食品级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食品。 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食入亚硝酸盐来源: ① 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 ② 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尤其是 加盐量少于12%、气温高于20℃的情况下,可使菜中亚 硝酸盐含量增高,8-14天含量达高峰。 ③ 苦井水含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 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成亚 硝酸盐。 ④ 食用蔬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 者,其肠道内的细菌可将蔬菜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 盐,进入血液导致中毒,出现青紫,称为“肠源性青紫 症”。 ⑤ 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或误将亚硝酸盐 当作食盐加入食品。 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短期内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输送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 亚硝酸盐的中毒量为 0.3~ 0.5g,致死量为1.3g。 中毒发病急速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胸闷、恶心、呕吐,口唇。耳廓、指(趾)甲轻紫,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在10%~ 30%。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紫绀,心律快,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往往超过50%。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急救治疗 轻症中毒一般不需治疗,重症病程发展快,须及时进行抢救,迅速予以洗胃、灌肠。 特效治疗可采用1%美蓝(亚甲蓝)小剂量口服或缓慢静脉注射。 大剂量维生素C可直接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故此美蓝、维生素C、葡萄糖三者合用效果较好。 ① 保持蔬菜的新鲜。 ② 肉制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