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小石潭记说课稿 苏教版.doc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小石潭记说课稿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小石潭记说课稿 苏教版

小石潭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石潭记》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的散文。文章状物深刻生动,摹景真切,最能代表柳宗元山水游记善于体物的特色。在短短的百来字的篇幅中,作者以简炼洁净的笔墨,描绘出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 《小石潭记》在本单元中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学生通过初一一年的文言文教学学习中,已基本上可以借助文下注解,大体能疏通文字,了解文意。因此本课在内容上体现了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课程编排的标准以及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要求。 (1)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2)品味语言,体会写景抒情的写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目标要求(1)定为教学重点,目标要求(2)定为教学难点。这是由于,反复诵读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是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因此,把目标要求(1)定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在文中对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写景抒情的手法的理解和掌握尚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这一原因,我把目标要求(2)写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本文感情色彩浓厚,意境幽深,所以,如何体会作者的抑郁忧伤的感情,引发学生共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鉴于《小石潭记》一文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能力和鉴赏能力,我准备采用诵读、品味、感悟、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根据辨证唯物主义原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掌握读、想、背、圈点批划、品味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达到有所思,有所得,认真思考,划分重点词句,议出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古人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注重学法指导成为本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导语引入: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的《小石潭记》。“记”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主要是叙事写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见解,《小石潭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又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篇散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记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全篇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此,成为被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屏幕展示彩图)这样设计导语的意图是,通过介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风格及写作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石潭记》的思想内涵。 (二)学法指导及过程:按诵读、品味、感悟三个环节来教学。 我设计这三个环节的理由,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读一读,背一背”的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来确定的。 学习的第一阶段:诵读 1、学法指导:诵读这篇文章,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注意朗读时的轻重急缓,读出感情。 2、各自放声朗读同时参照文下注解,疏通文字了解大意。疑难之外作好圈点批注。 3、教师范读,同学认真听,让刚才在脑海中“拍摄”下来的画面再次回放,想想作者共描写了小石潭的哪几幅画面? 4、教师范读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朗读感情基调为:抑郁忧伤,语气低沉,语调徐缓。教师绘声绘色朗读,配合电脑屏幕经过艺术处理的小石潭的画面及标题的视觉欣赏,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文章幽深的意境当中,让学生陶醉其中,初二学生属于学龄中期,心理处于幼稚期或由幼稚向成熟转化的朦胧醒悟期,理性分析的能力弱,但感性认识能力强,模仿性强,所以,用这种形象、直观的图像配合朗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拨他们有意识地模仿范读。 5、接着提问,你们捕捉到了哪些画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