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6.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的作者是 ,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 是孔门弟子(包括 )根据自己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你知道《论语》书名的意思么? 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语,言谈。《论 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 的道理等。《论语》全书20篇,每篇包含若干章节,一章记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同一篇的个章节只是意义有些相近,所以编在一起。next 孔子身平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季氏将伐颛臾 解题:两个关键字 将 伐 春秋时期等级制度 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方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孔子、冉有、季路、季氏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课文第一段 问题 对于“将伐颛臾”一事,冉有和季路是怎样向孔子表述的? 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第三段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 孔子的态度,理由 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 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先王以为东蒙 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 两个重点句式 无乃……与,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 尔是过,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 是,代词,复指宾语“尔” 何以……为 反问句式 何辞为?(《鸿门宴》) 课文第二段 课文第二段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 有言曰:‘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矣?且尔言过矣,虎兕 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 中,是谁之过与?” 第三段 课文第三段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 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 之内也。”? 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品德高尚的人最痛恨那些避而不谈“想要这么做”却一定要找出这种借口的做法。 夫:代词,那,句中位置。 今夫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 夫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 back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实际上是说的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也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也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当然不同于共产主义,而具有平均主义的色彩。因为他“不患贫”而共产主义却是“患贫”--消灭贫穷的主义。当然,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至少,它成为后世不少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 back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 back 板书:季氏将伐颛臾 归纳总结—— 一、课内练习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曹刿请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天苍苍,野茫茫,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