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GIS的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pdf
~ .f.7农JI:.学报
2016 年29 卷4 期
896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29 No.4
文章编号:1∞1 -4829(2016)04 -0896 -07 001: 10. 16213/j. cnki. scjas. 2016. 04. 031
基于 GIS 的西河流域土壤氮素
空间变异特征及影晌因素研究
周 稀1 , 2 ,邓欧平1 气潘洪旭1 ,张剑秋1 ,邓良基1 , 2 *
(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2. 四川省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根据2014 年采集的 121 个耕层(0 -20 cm) 土壤氮素含量数据,在 ArcGIS 10.0 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缓冲区分析和叠置
分析等方法,研究崇州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达(1. 18 土
0. 4O )g kg-I 和(86.52 :t 28. 71) mg kg -1 ,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其中,全氮总体呈环状分布,而碱解氮则呈斑块状或条带状
分布,二者均在中部怀远镇附近出现高值区( 1. 80 g kg -1 , 120 mg kg- 勺,而在北部街子-三郎山区一带和南部丘顶出现低值
区( 0.95 g kg-I , ω 吨kg-I) 。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土壤氮素在平原区含量显著高于山区和丘陵区。由紫灰沉积物和再积黄
泥发育而来的土壤氮素含量显著高于沙页岩残坡积物和紫色沉积物。从不同农地利用方式来看,水稻-小麦轮作下土壤氮素平
均含量最高。在道路和河流的 2.5 km 缓冲范围内,土壤氮素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自然地质过程对其主控作用总体大于人为活
动因素。
关键词:全氮;碱解氮;地统计学;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I53.6 文献标识码:A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1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Soil Nitrogen in West River Valley ßased on GIS
l l
ZHOU Xil.2 , DENG Ou-pingl.2 , PAN Hong-xu , ZHANG Jian-qiu , DENG Li皿g_jil.2 •
( 1. College of Resources 四d Environment , Sichuan A伊cultural University , Sichuan Chengdu 611130 ,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Soil Envi-
ronmental Protec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 Sichuan Chengdu 611130 , China)
Abs位富ct :Soil nitrogen w幽 a vital nutrient to enhance plant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soil nitrogen content collected from 1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ArcGIS的回溯式单图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及其变量更新技术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pdf
- 基于ArcGIS的金沙江流域中段植被指数分布规律研究.pdf
- 基于ArcScene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适宜性评价——以溪洛渡水电站嘎勒移民安置区为例.pdf
- 基于CART模型的烤烟评吸质量影响因子研究.pdf
- 基于CASA模型的陕西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析.pdf
- 基于CA模型的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pdf
- 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新世纪以来张家界旅游研究概要.pdf
- 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pdf
-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流域不透水表面扩张特性研究.pdf
- 基于GIS的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约束研究.pdf
- 基于GIS的贵州遵义市PM2.5污染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pdf
- 基于GIS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与检验.pdf
- 基于GridSim的网格算法测试软件开发.pdf
- 基于GWR模型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pdf
- 基于ImPACT模型的虚拟水消费影响驱动分析.pdf
- 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设计知识资源检索策略.pdf
- 基于Internet资源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探讨.pdf
-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四川省南溪区农地流转微观主体意愿的实证分析.pdf
- 基于LSMM和改进的FCM提取城市植被覆盖度——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