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段塞辅助压裂技术在桩西油田的应用
学兔兔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9年4月 第31卷 第2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j.JPI) Apr.2009 Vo1.31 No.2
二氧化碳段塞辅助压裂技术在桩西油田的应用
马洪飞,杜 勇
曲丽丽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桩西采油厂,山东东营 。 )
[摘要]针对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常规压裂增产效果有限、重复压裂后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进行了Z-氧化
碳段塞辅助压裂技术的研究试验和应用工作。在压裂前注入液态二氧化碳,通过吸附与溶解气作用,起
到增产原油和压裂后助排的目的。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确定了以桩 74块为代表的低渗油藏原
油与二氧化碳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6MPa,并优选了最佳焖井时问7~9d,经优化压裂施工最佳支撑裂缝半
长应在80m左右,最优铺砂浓度为5.0~7.0kg/m。。现场应用5口井,当年平均单井增油2278.8t,而周
期采用常规压裂技术的施工井,平均单井增油仅812.2t,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二氧化碳;段塞;辅助
[中图分类号] IE3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0—9752(2009)02—0339—04
桩西采油厂低渗油藏分布在五号桩和桩西两个油田,开发单元26个,含油面积74kin。,石油地质
储量4986×i0 t。该类油藏主要实施以水力压裂为主的改造工艺,区块开发初期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
果,但由于特低渗油藏目前仍无有效的补充地层能量的手段,随着地层压降的增大,压裂和重复压裂的
增产效果逐年变差。因此,为提高以桩74块为代表的特低渗油藏压裂增油效果,将水力压裂提高渗流
能力与二氧化碳吞吐降低流度比、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压裂残液返排效果等机理结合起来,进行二氧化
碳段塞辅助压裂改造的试验 ]。主要思路是在压裂施工前注入设计量的液态二氧化碳,焖井一段时
间,待充分气化和混相后,再实施压裂改造。为此,需要开展试验区块二氧化碳的最小混相压力、羟丙
基瓜尔胶 (HPG)与二氧化碳配伍性评价、焖井时间优化、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等项研究,于2007年
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增产效果。
1 桩74块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 (MMP)试验
在进行二氧化碳段塞辅助压裂设计之前,求取二氧化碳与试验区块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是必要的。
利用细管试验装置,可以比较准确地求取试验区块的最小混相压力。试验采用5种驱替压力 (13、18、
23、28、33MPa),试验温度为油层温度 (150℃),分别向细管模型中注人二氧化碳对桩74块的原油进
行驱油试验,计量最终产油量。通过细管试验及数值模拟,桩74块原油与二氧化碳的最小混相压力为
26MPa,而桩74块目前地层压力为28.83MPa,证实该块原油与二氧化碳实现混相是可行的。
2 常用压裂液与二氧化碳配伍性评价
2.1 羟丙基瓜尔胶 (HPG)与二氧化碳配伍性试验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由于其pH值呈酸性,而HPG交联体系多为碱性,因此在酸性溶液中会快
速水解,造成粘度大幅度下降,影响压裂施工的正常进行。在实验室内,配置500ml的HPG液体,置
以细口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人不同时间以后,用FANN3 5粘度计测试HPG;N液的粘度,试
[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马洪飞 (1970一),男,199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开发研究工作。
学兔兔
·340·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9年4月
验结果见表1所示。试验表明,混入二氧化碳
后对 HPG 基液粘度影响较 大,粘度 由 表1 二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及各油区油气储产比分析和对发展战略的启示-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中国海上油田注气开发潜力分析-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中国海上油套管CO2分段腐蚀预测模型研究.pdf
- 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和分析-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中国海陆交互相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展望.pdf
- 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与展望-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中国特色国有能源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中国深水油气田工程勘察的阶段划分初探-学兔兔 www.xuetutu.com.pdf
-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总体框架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