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JL J100013-2016汽车零部件条形码编制管理规则
Q/JL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L J100013-2016
替代 Q/JL J100013-2013
汽车零部件条形码编制管理规则
秘密级
2016-07-30 发布 2016-08-30 实施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
Q/JL J100013-2016
前 言
本标准与 Q/JL J100013-2013 相比较,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包括:
——调整 4.1 零部件条形码编码规则中的编码构成。
——调整和细化 4.1.3 批次编码规则,区分非精确追溯零部件批次编码规则和精准追溯零部件批次编码
规则,精准追溯的零部件清单根据质量管理部门要求执行。
——调整 4.2 发动机条形码编码位数,自产发动机条形码编码由 30 位调整为 32 位,其中发动机出厂编
号由 9 位调整为 11 位。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陈曾敏。
本标准于 2013 年8 月首次发布,2016年 7 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JL J100013-2013
——原 Q/JL J106003-2011《变速器条形码编码规则》作废。
I
Q/JL J100013-2016
汽车零部件条形码编制管理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整车、零部件(包含发动机、变速器)、零部件包装箱条形码编码的构成及编制规则、
条形码制作要求和条形码的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条形码的编制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425 商品条码 128 条码
GB 16735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
Q/JL J180006 物料编码规则
Q/JL J105002 发动机编号编制规则
Q/JL J106002 变速器编号规则
3 整车条形码编码的构成及编制规则
整车条形码编码构成与整车车辆识别代号(VIN)一致。
4 零部件条形码编码的构成及编制规则
4.1 零部件条形码编码
零部件条形码编码共 27 位,由零部件编码(共 15 位,不足时在前面补 0,如因零件尺寸等方面的限制
使条形码长度不够可不补 0)、供应商编码(6 位)和批次编码(6 位)组成,编码构成如图 1。
图 1 零部件条形码编码
4.1.1 零部件编码
零部件编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按 Q/JL J180006物料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