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大安寺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山大安寺简介   ?? 大安寺东门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大安寺位于千山南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大安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佛教自东汉明永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南北朝北魏490-534年间传入辽东,从那时起大安寺附近的金刚峰,通明峰,璎珞峰之畔就有佛教徒修炼之踪迹.至辽金时期是千山佛教最兴旺阶段,此时大安寺以七层大殿的宏伟建筑,僧徒多达百人之众,香火盛为五大禅林之冠。人间苍桑,命途多舛, 历史上大安禅寺曾经沧海,多次灾难,曾遭过三次火灾,其中清嘉庆年一场无情的山火,将大安寺焚之贻尽。直至道光四年敕重建大安寺,至今也未建到原规模的一半。 奇峰仙境,自然相映:   大安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中最为奇特的清修道场。佛手飞保泰、英烈飞金刚、通明飞五峰环抱。大安寺历史悠久。通明峰悬崖上迄今仍保留着唐代以前的古庵遗址及麻绳纹的瓦片,记录着大安寺的沧桑岁月。大安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森林植被的生态面貌,素有“原始森林”之美誉。难怪古人这样赞叹“灌木连云不见天,藤萝蓊郁响流泉,思蹬初地难停脚,笑挽红崖共拍肩。 但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最初的建筑虽已不复存在,但处处古庵遗址却清晰可见。 大安寺不仅景色秀丽,而且大多景物都有优美的传说,为游人所乐道,成为有志猎奇探险者必至之地。沿通幽曲境蜿蜒而行,山重水复中忽现大安寺山门,整个门高4米,宽6米,粗粒花岗岩所建的,这是一座建于清道光八年,重修于道光十三年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造形宏阔,朴素典雅,门楣上刻有“敕建大安禅林”之语,而且两侧各一个“日”与“月”字,其含义是为大安寺与日、月同辉,光茫四射。门前有石狮一对,分列两侧,系方丈童灵立于民国二十四年,每只重达一吨,造形逼真,神态各异,古松翠柏之下,有一个重达千斤的大钟,上印有“大明嘉靖九年八月十五日造”,看到此钟,就可以想到,为当时没有高大坚固的钟楼建筑,则无法铸造和架托此钟,表明大安寺的建筑规模日益扩大,雄踞一方,从而吸引着大批游人。 殿堂僧僚,原始古朴: 大安寺群山环绕,山势蜿蜒,洞深坡陡,林木葱茏,古老的建筑散落其间,显得雄旷深遂,向以奇峰古刹交相,辉映而驰名于世。   ?? “常记大师悲勿切,匆忘世上苦人多”之句,这里是妙湛大和尚纪念堂,打开庙门,来到宽阔的庭院之中,看到一个白色的覆钵式建筑分三层,上面是汉白玉,中间为雪花石,下面是花岗岩所建,白色素雅之塔,是妙湛大和尚舍利塔。 景观遗址,留连忘返: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大安寺聚集着“灵秀之气”。大安寺建筑错落于群山环抱之中,依着英烈峰半山之上的《唐王阁遗址》;据说是唐王李世民征战高丽族时曾在此所住,现遗址长约15米,约深宽8米,只有瓦片和一口古井还在。在英烈峰的山下的桃峰西南山窝处有两层大型平台此遗址分别为虎将军堂和英烈祠。通往通明峰的山路上一巨石上有一个大脚印,此景叫“仙人遗踪”,还有一段离奇故事。正殿之西,有通明山,山巅有一巨石,高约丈余,犹如浮置山顶,由下向上望去,石下透出一丝亮光,每当夕阳西下落入后山之时,暮色四合,唯有石下一束夕阳余辉,射入寺内晶光夺目,人称“通明夕照”。 在通明山西斜石之上有一古井,俗称扳倒井, 因无碑记,无确凿年代。相传,唐兵屯扎大安寺之时,寺中水源无法供众人之需,太宗令人掘井,入地8米, 滴水未出,唐太宗乃令僧人备香案,亲祷上苍,求赐甘泉,次日晨,井水果然充盈,甘甜无比,但井口狭小,取水不易。薛仁贵手握井壁,较力扳之,使井口倾斜,甘泉自然外溢,成为唐兵人马用水之处,后人称之为“悬崖饮马”也称“扳倒井”。 在通明峰南,有金刚峰巍然屹立,拔地而起,东南西三面立壁千寻,只有北面峭壁之上有参差石台、石槽、石桩,此峰气势雄伟,唯我独尊。在通明峰和金刚峰东北部有一两级平台此为西阁遗址 。   印盒峰东北石棚沟,有一自然石洞,为天然石棚形成,高2米,深7米余,古称“石棚卧虎”。相传,很久以前,大安寺有一僧人,因恶同辈俗气,避之远去,独宿此洞,后至一虎,为僧人善心感化,结伴而居,双宿双飞,直至僧死,虎方离去,一时传为佳名。此洞现称为观音洞,系明嘉靖十九年重修并于洞口题下“观音洞”之名。 五峰传说,禅师成就:   相传,大安寺开山祖师,不语禅师打坐参禅,金刚峰出现四尊者,英烈山上亦现出一尊者,互相问答,方知金刚峰上乃“金刚四兄弟”,英烈山上为“英烈天尊”,均为不语禅师护法而来。“是夜,不语禅师圆寂”。寺后保泰山巅,又有一洞,称罗汉洞,洞口南向深约26米,高3米,宽约3米,该洞大部分天然形成, 清幽雅致,实为千山清洞之冠。洞内原有观音菩萨坐像和十八罗汉立像,后已无存,仅有明嘉靖万历游人游罗汉洞碑记残片数块。罗汉洞底有一小门,门下为深不见底的壑谷,更衬托出罗汉洞之高峻,倚门远眺“对鸿蒙排闼,连山奔马做湖来”,逶迤直入天际,气势磅礴。此外,大安寺诸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