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重患者的抢救及监测 -------ICU制作------- 学习目标 一、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二、危重患者监测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 心跳骤停的类型 心跳骤停的类型 心跳骤停的类型 心肺脑复苏的阶段与步骤 基本生命支持(初期复苏) 措施:开放气道→面罩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 (一)呼吸道通畅(仰头抬颏法) (二)人工呼吸 (三)人工循环(胸部按压术) 胸外按压部位 操作步骤 机制 进一步生命支持(除颤) 进一步生命支持(心电图) 是在BLS基础上,应用药物、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恢复并保持自主呼吸和循环。包括:给药和输液;心电监测;心室纤颤治疗;机械通气;循环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常用药物) 药物治疗 CPR给药的目的主要在于:①增加心肌血灌流量(MBF)、脑血流量(CBF)和提高脑灌注压(CPP)和心肌灌注压(MPP)。②减轻酸血症或电解质失衡。③提高室颤(VF)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防止VF复发。 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就心脏复苏而言,该药被公认为是最有效且被广泛使用的首选药物。推荐标准剂量为1mg(0.02mg/kg)静注,若初量无效,每3-5分钟可重复注射1次,直至心搏恢复。 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主张采用1、3、5的即所谓“中等剂量”模式,即首先1mg??iv,隔3分钟后无效,第二次3mg,再无效,3分钟后5mg?iv。当心搏恢复后,静脉持续滴入肾上腺素以提高和维持动脉压和心排血量。 常用药物 关于肾上腺素在CPR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是:①激动外周性α受体,使周围血管收缩,从而提高主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而使心脑灌注压升高??;②兴奋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上的β受体,增加心脑的血流量。此外,肾上腺素虽有导致心室纤颤的副作用,但它也可促使心肌细颤转变成粗颤,从而增加电除颤的成功率。 常用药物 ?2、碳酸氢钠:心跳呼吸停止必然导致乳酸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致使血PH明显降低,在心脏按压过程中,低灌流状态,使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剧,酸中毒使室颤阈值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机体对心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反应差,只有纠正酸中毒,除颤才能成功。因此,积极合理地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无疑对提高复苏成功率有意义。但在应用碳酸氢钠的前提是保证有效的通气。 常用药物 碳酸氢钠首次静注量1mmol/kg,然后根据动脉血PH及BE值,酌情追加。不合理的应用大剂量碳酸氢钠会有潜在的危险,如碱血症,使血红蛋白的氧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受到抑制,加重组织缺氧,尚可出现高钠、高渗状态,对脑复苏不利。 常用药物 3、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可降低心肌应激性、提高室颤阈、抑制心肌异位起搏点。对室性异位起搏点最有效,是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其用法:先以1mg/kg剂量缓慢静注,然后以每分钟1-4mg连续静滴维持。 持续生命支持(估价、智能、加强监护) (一)维持循环功能 (二)维持呼吸功能 (三)防治肾功能衰竭 防治胃肠道出血 维持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控制抽搐 ?预防感染 危重病人监测技术 体温监测 心血管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肝功能监测 肾功能监测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体温监测 是一项简便易行、反映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最早临床反映 感染、创伤、术后体温多有升高极重度或临终患者体温反而下降 高热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低温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发热的原因 感染性发热继发性、医源性、二重性、肠源性等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急性脉管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动脉瘤、中暑、甲亢、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肿瘤 监护室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呼吸道、手术切口、尿道 正常体温 正常人体温:37±0.4℃一般波动不超过1℃,重症患者波动不规律 低热:37.4~38 ℃中度发热:38~39℃高热:39~40℃超高热:40 ℃以上 测温方法玻璃管型汞温度计热敏电偶和热敏电阻无线电遥控测温计 正常体温 口腔舌下温度36.3~37.2℃,一般误差较大、影响因素多 腋下温度36~37℃,放置位置是否正确 直肠温度36.5~37.5℃,较接近中心温度,但变化慢 体温的意义 体温变化趋势比绝对数值重要 体温的热型在重症监护中意义有限 体温的“金标准” 不同情况的测温方法倾向重症或机械通气者:直肠或食管下段测温血流动力学监测者:肺动脉血温度头颅降温或头颅损伤:鼓膜测温神清、血压平稳者:腋温 心血管功能监测 血压监测 脉搏监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 心电监测 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监测 心输出量监测 血压监测 血压即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ICK西克KTS Cor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船舶油漆使用基本基础知识.pdf VIP
- 四年级(上)语文课文同步仿写、续写1.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级保育员课件.pptx VIP
- 第十章生态系统.ppt VIP
- 《脑卒中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规范》.pdf VIP
- 2012年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作品汇总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说课(新蓝).ppt VIP
- 年处理80吨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