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疗效
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疗效
作者:王萍
作者单位:137400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 上颌磨牙
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指标
(1)牙移动的速度:各类推磨牙矫治器力源及所施力值、时间、频率不同,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时存在快慢差异。Firouz等运用单侧500g力每日12小时高位牵引矫治Ⅱ类1分类青少年,6个月后上磨牙远移平均达2.6mm。可在患者配合良好,不考虑生长前提下半年内显著改善Ⅱ类磨牙关系。Orton等设计联体式矫治器加戴夜间头帽每侧200~300g力,9~10个月间使上颌后牙远移了一个完整牙尖的距离(约6mm),类似口外弓直接推磨牙。Muse等在Wilson远移弓加Ⅱ类牵引中应用载荷递减,从6.4mm170g(1/4英寸6盎司)弹性力每周减少56.7g(2盎司)直至1个月后复诊,上颌磨牙远中移动平均达0.56mm/月。Gianelly同时施加100g远中向力,Ti-Ni螺旋簧组使上颌第1磨牙达到1mm/月向后移动速度,而磁力组只有0.75~1mm/月;前者每月加力1次即可,而磁力衰减较快,每2周就需调整。Bondemark等以300~350g力同时推上颌第1、2磨牙,在 6个月的治疗期间内,螺旋簧组磨牙平均远移3.2mm,而磁力组为2.2mm。
一些医师倾向选用颌内型推磨牙矫治器,因为它较少涉及患者配合,矫治力持续,牙冠移动速度较头帽等依从型装置快,通常接近1mm/月。但主要以前方牙腭托为支抗的上颌磨牙后移常伴远中倾斜、旋转。
(2)牙移动方向:Ucem等采用联合头帽,控制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方向:水平向分力大者,磨牙远中移动时倾斜最明显;合力偏高位的牵引则对磨牙有轻度压低效应。而联体式活动矫治器中设置了扩弓簧,可让磨牙远移时轻度颊向扩展。非依从型矫治器矢量的变化更直接影响磨牙的移动;颊侧磁力系统推磨牙向后,接近50%的移动距离为牙冠倾斜所致,造成磨牙稳定性差;改良后降至10%~15%。Jeon等借助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远中向力对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压力的影响;当力矢量通过牙冠颊侧表面的中心时,如果加上M/F=9的反倾斜力偶和M/F=5的反旋转力偶,磨牙牙周膜韧带远中面承受的应力最小,磨牙将产生平移。比较而言,当力源处于腭侧、力矢量靠近龈方,且加以抗衡力偶时,更有利于磨牙的正常远中移动。
(3)磨牙远中移动的骨效应:磨牙远中移动时是否伴有骨效应,取决于矫治器力源、 力值及患者年龄等多因素。Haydar等发现,颈牵引推磨牙时SNA角减小,腭平面向下倾斜。Orton等将联体式矫治器用于矫治上颌前牙牙源性覆盖增加的患者,即使用口外牵引,也只出现上颌牙列后移。非依从型装置凭借磁力块、螺旋簧等推磨牙向后,主要影响牙位及牙槽的变化,只有少量间接的骨及软组织效应;Herbst矫治器改正Ⅱ类磨牙关系,也发现上磨牙远移及上颌骨的远中定位同时存在,治疗结果有别于颌内装置推磨牙后。
支抗丧失与控制
磨牙远中移动的支抗丧失主要表现为双尖牙的近中移动、前牙唇倾。运用口外支抗牵引上颌磨牙向后,双尖牙会自动远中漂移,但患者依从性问题不容忽视。选择颌内型装置推磨牙,支抗丧失则不可避免。Gianelly发现磁力系统推上磨牙向远中时,前方支抗丧失20%,应尽量扩大Nance腭托面积以增强支抗,当前牙覆盖增加超过2mm时,需用100g的Ⅱ类牵引力保持切牙位置,同时戴用下颌唇挡;也可在双尖牙托槽上使用竖直簧,产生牙冠向远中的增强支抗。Ghosh等运用钟摆曲簧推磨牙,双尖牙支抗丧失竟达40%,不得不将尖牙和切牙纳入直接支抗单位,采用全腭托,或加用头帽J钩及Ⅱ类牵引。Gulati等认为,多数非依从型装置20%~50%的前方支抗丧失;Runge等同类研究发现,双尖牙近中向成角、移位及切牙唇倾明显,对非依从型矫治器推磨牙的高效率提出质疑,建议解决患者的配合问题后仍首选口外装置。
年龄及后继磨牙萌出的影响
Bondemark等发现上颌第2磨牙的萌出会影响第1磨牙的远中移动距离和倾斜度,且Ⅱ类错的矫治时间会延长。Hilgers认为,在第2磨牙萌出之前为推第一磨牙远移的最佳时机,当需要获得较大的间隙又不适合拔双尖牙时,拔除上颌第2磨牙是明智的选择,而第3磨牙萌出时则会自动近中定位;另一折中办法是依次远移上颌第2磨牙及第1磨牙。Gianelly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当上颌第1磨牙在混合牙列晚期被远中移动时,90%以上是成功的,Ⅱ类磨牙关系4~8个月内完全纠正;在第2磨牙萌出后,第1磨牙移动速度减慢,支抗丧失增加,如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