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图所见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学分析
地图所见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学分析 内容提要根据宋《平江图》和历史文献研究苏州古城以三横四直为核心的水陆双棋盘空间格局,是学界研究苏州古城的共同思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苏州古城图为依据,以现代城市规划学的视野,通过对苏州古城田园分布的分析,说明苏州古城空间结构的特点,揭示苏州古城生命力的基础和中国传统城市的历史特征
关键词苏州古城图城市田园空间结构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K9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9-0091-09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的组合状态,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两大类,是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结构的空间投影。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是了解城市发展特点的重要途径。考察现代城市如此,考察传统城市也是如此
一般说来,对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资料: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城市遗址。就目前研究来说,人们大多是依据现存古代建筑、考古遗址,对照历史文献关于城市建筑、道路、河流、桥梁等的记载,判断其方位和距离,复原城市空间。因为古人对方位、距离的记载不够精准,据此作出的空间判断与实际存在必然存在距离;而古人记载多偏重于“建筑”,集中在城市建设的“点”或者“线”,而对处于“点”与“点”之间、“线”与“线”之间的城市空间则缺少记载,这些“点”“线”之间所包含的城市要素也就无从了解,而这些空间内涵恰恰是把握城市结构不可或缺的内容。和传世文献相比,地图自然具有其丰富、直观的特点,根据地图了解古代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无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只是传世古代城市地图较少,就现有某一城市地图而言,大多不具有系统性,人们据以探索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就有孤证的嫌疑;又因为古城图的绘制缺少现代的测绘标准和技术工具,所绘地图内容不太精准,据以研究空间结构时难免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但是,近年来古代地图陆续出版,弥补了这一不足,苏州古城图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剖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标本
一
目前所见苏州古城地图最早的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平江图》,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城图,学者们曾予以充分研究,从不同方面揭示苏州古城三横四直水陆双棋盘格局的空间结构及其城市肌理。这是我们根据地图认识苏州古城空间结构的起点(见附图一,《平江图》)
《平江图》是南宋绍定二年由平江府太守李寿朋主持绘刻在石碑上,石碑通高279厘米,其中碑额高76厘米,碑心高203厘米,宽138厘米,图中记述的各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比例尚不一致,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还没有现在精准的比例概念,另一方面是李寿朋根据城池、衙署等重要性的不同有意为之,以示区别。但是,平江府城内的各项要素则一一反映出来,可以使我们对平江城内的空间结构有直观的了解。该图绘刻内外二重城垣及水陆五门和水陆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城垣呈不规则长方形,大约按照一比两千的比例制图,南北长约九里,东西宽约七里,周长约三十二华里。城内刻有大的河道六纵十四横,而以三横四直为核心,总长度约82公里,均为水陆并行、河道相邻、前街后河的水陆双棋盘结构。城内刻有大街20条,巷264条,里弄24条,标出坊表65座,桥梁314座,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67座,官府衙署38所,建筑物43座,其中的众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众多学者曾对这些内容有过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平江图》碑刻现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其拓片和线描图收入《苏州古城地图集》,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出版。关于《平江图》绘刻时间和绘刻人,古今学者有不同意见,目前比较通行的看法是王謇在《宋平江城坊考》中考订的绍定二年即1229年。张维明先生力主绍定三年1230年说,见《宋〈平江图〉碑年代考》,刊《东南文化》1987年第3期。本文采用通行说法。图中所反映的内容,笔者除了根据原图之外,还参考了以下学者研究成果:杜瑜:《从宋〈平江图〉看平江府城的规模和布局》,《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汪前进:《〈平江图〉的地图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张勇坚:《〈平江图〉与古代苏州》,《档案与建设》1999年第12期。本文列举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讨论苏州古城空间结构
2015年第9期
地图所见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学分析
附图一《平江图》
若就《平江图》而论,平江府城可谓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衙门官署、寺院道观之外,就是市肆与居民区,各种建筑栉次麟比,为水陆并举的河流和道路区分在不同的空间,而又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既是一幅繁华的市肆图,也是一幅优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是别具特色的江南都市景观展。这是现代学者一致的看法。这个看法当然有其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苏州古城的认识。但是,从中国城市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我们对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非对金砖国家身份的认同感研究.doc
-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发展文化、科技、.doc
- 历史与文学的曹操形象对比赏析.doc
- 历史与社会课程创新教学途径探微.doc
-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doc
- 历史时期南阳白河水运兴衰初探.doc
- 历史转折时期西南交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经验.doc
-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
-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doc
-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探讨.doc
- 传媒产业园区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运营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四季食材搭配在食品与饮料创新中的应用报告.docx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策略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策略报告.docx
- H&M数字化转型与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报告2025.docx
- 卫星通信技术在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中的卫星通信技术保障与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美妆个性化定制服务市场细分领域洞察报告.docx
- 金融行业AI个性化推荐在金融行业客户服务创新中的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传媒与内容产业:短视频平台内容生态建设与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健康养生食品行业健康食品市场细分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微度假市场细分领域发展趋势与高端产品创新策略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