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第四讲:墨子.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墨子 一、墨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墨子与墨家 三、兼爱与“仁”的反省 四、尚贤与尚同 五、非乐与节葬、节用 六、天志与明鬼、非命 七、三表 一、墨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倡导了一种现实社会的平等、公平精神,这是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里最为缺乏的(礼)。农民起义,武侠。 2、对儒家弊端进行了攻击,可以弥补儒家的不足。韩愈:“孔必用墨,墨必用孔。”外在与内在。 3、科学的精神:“科圣”(宋健语),逻辑学,三表法。“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小孔成像,杠杆原理,几何学。冯友兰:“依我看来,如果中国人遵循墨子善即有用的思想,那就很可能早就产生了科学。” 4、义利之辩:强烈的功利主义,义利一致,用“利”来衡量“义”,追求的是“公利”而非“私利”。这是义利之辩中的重要内容,如儒家相反。 5、对墨家的批判: (1)有崇高的理想,但无确实的手段。“好心办坏事”,易于走向极权主义。试图通过严密的组织来改变社会,个体的人格价值不再被肯定。墨家自己可以这样,但不能要求他人也是这样。 (2)过分注意外在,忽视了人性和人的精神作用。忽视了教育作用,忽视了音乐艺术的感化力量。 (3)对于社会伦理道德风俗的建设缺乏方法,墨家的道德是封闭的、规范性的团体道德,这种道德不是真正的道德。 二、墨子与墨家 1、墨子其人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墨子在孔子后。生卒年也有不同的说法。教科书上的说法是公元前468-376年,92岁,寿命很长。有人说他是宋国人,有人说他是鲁国人。 墨子的事迹除了《史记》中记载的外,《墨子》一书中也有记载,墨子是一个手艺高超的人,他也可以象鲁班那样用木头作一只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不落。他的社会地位低,自称为“贱人”,有时自比于“宾萌”(农民)。墨子团体中的人,也多是平民百姓。 《史记》中记载墨子仅仅24个字,且附在孟荀后,而同样在《史记》中,孔子却进入了《世家》,扬扬洒洒几千字。两者的地位变化令人深思。 现在人们提起中国传统,往往以儒释道三家并提。而在公元前500-300年间,当时最流行的学说是儒家和墨家,但汉以后的几千年来,墨子一直默默无闻。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子.显学》 但儒家和墨家却是死敌,互相攻讦。《墨子》书中有专门攻击儒家的一篇文章《非儒》,而荀子、孟子儒家以及宋明理学对墨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2、墨子其书 由于汉以后,儒家占据了思想上的主导地位,墨家默默无闻,对《墨子》做研究注释的人少之又少。历代注释最多的经典是《老子》,现存的就有三百五十多种。《墨子》由于缺少注释,很多人看不懂了。 到了清代,人们已经看不到《墨子》这本书了,后来有人在道藏中发现了《墨子》。经过清代学者孙诒让的注释,人们才真正看懂了《墨子》。 民国以来,民主科学的思想兴起,儒家被批判。人们在《墨子》书中发现了一种近似于古希腊样的逻辑,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和天志与基督教的爱和上帝类似,所以对《墨子》的研究一时成为风潮。 按梁启超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 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如“太盛难守”等出于道家之语。“修身” 为儒家之言。“染苍则苍,染黄则黄” 是出于名家之性说。“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纯出伪托,而后四篇是墨家记墨学的概要,有可能是墨学的提纲挈领。 第二类:《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共二十五篇。 这一类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各篇多有“子墨子曰”四字,认为是墨子门弟所记的墨子之言。 第三类:《经》《经说》《大取》《小取》,共六篇。 这一类被称为墨辩或墨经。包含了光学力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知识,很难理解。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孙诒让认为是后墨学者所著。因为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 第四类:《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 是墨子弟子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体裁接近《论语》。   第五类:《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共十一篇。 这一类是墨家兵法。墨子非攻以守御为主,十一篇皆为守备之法。 3. 墨学渊源 墨子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