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一”和“五四”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成就巨大,为何遗憾? 学生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实行的是高度的国有化。而新经济政策则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允许发展私有经济。 学生乙: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没有的。 学生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商品贸易,而新经济政策则要恢复商品贸易、恢复商品经济。 教师:同学们都看到了新经济政策的变化。请同学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管理经济的手段和方式有什么差别? 学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经济的,强调的是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而新经济政策不是这样。 教师:那么你说新经济政策用的是什么方式来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 学生:我说不准,但可以明显感觉到新经济政策不是靠行政力量控制经济的,而是……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琢磨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可以发现,新经济政策承认私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私人资本主义,要发展商品贸易,这显然属于一种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行为。所以,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俄国社会经济,并且使俄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换句话说,新经济政策承认商品经济,并且要发展商品经济。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组统计数据:? 投影: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列宁与众人的对话 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度过饥荒。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的口号,这表明( ) A、农民从根本上反对苏维埃政府 B、农民阶级愚昧落后,思想觉悟不高 C、农民要求恢复沙皇专制统治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D * 莆田第五中学 历史组 没有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人民网》 十月革命后,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的措施。 为什么要集中?集在谁的手中?靠什么来集中? ———“一切为了前线” 前进,再前进! 3000万吨 1919年 7400万吨 1916年 十月革命前后 粮食产量对比 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和平没了、面包也没了,这是向共产主义前进吗? 后退,再后退! 面对残酷的现实,列宁是否想过退却? 为什么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后退? 对话:新经济政策究竟是不是倒退? (提示:从马克思理论、新经济政策背景、影响等多角度思考) 马克思 俄国农民 列宁 邓小平 列宁的遗嘱与历史的遗憾 1923年12月24日: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 1923年1月4日:斯大林太粗暴,……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一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 布哈林 斯大林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