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癌与疣状增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疣状癌与疣状增生

疣状癌与疣状增生的病理诊断 姜惠峰 潍坊医学院附属莱阳中心医院 2011-03-02 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 概述 疣状癌系一种鳞状细胞癌变型(variants) Friedell Rosenthal(1941)首先描述了口腔疣状癌; Ackerman L V(1948)将其作为一种局部侵袭性、非转移性鳞癌的变型,命名疣状癌。因此也有“Ackerman tumor”之称。 疣状癌的诊断需要评价肿瘤的临床、镜下表现和生物学行为。 特征:生长缓慢,起初呈外生性、疣状或蕈状,最终可透入深层组织,具有推挤型边界。 晚期少数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因为高分化的组织学,所以这种病变长时期不被诊断为癌。 Lauren Vedder Ackerman(1905-1993) 1927毕业于Hamilton College 1928进入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School 1936完成住院医师 1936-1937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School病理科做从事细菌学 1940在Ellis Fischel State Cancer Hospital, Columbia, Missouri开始做病理医生 1947 与Juan del Regato合作出版了Cancer: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1948在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aint Louis 病理科主任,任职25年 1953与其他几位作者出版了Surgical Pathology Cancer 和两版AFIP Tumors Pathology 发表论文百余篇 参与两版WHO肿瘤分类的编写 主持过无数的世界各地病理会议 获得的奖项无以数记 July 28, 1993, He died of high-grade cecal carcinoma with uncontrollable intra-abdominal spread at the age of 88 years. 疣状癌趣闻: 一位患者因口腔病变多次重复活检,Ackerman医生总是报告“角化病(keratosis)”,外科医生非常绝望,请Ackerman亲自看病人,Ackerman目睹明显的侵袭性病变,经口腔扩展且累及颊部皮肤,外科医生问:“What kind of keratosis is that ?”,“The bad kind!” Ackerman回答。不久,Ackerman发表了关于疣状癌的第一篇论文,报告了31例口腔病变。 (Surgery,1948,23:670-678)。 最早记载的疣状癌例子是1893年自美国总统Cleveland口腔切除的病变。 疣状癌的分类: ①肛门尿生殖道,巨大尖锐湿疣、Buschke-Loewenstein 瘤、巨大恶性湿疣、癌样湿疣和湿疣样癌前增生; ②口-上呼吸消化道,Ackerman 瘤、Ackerman疣状癌和口腔旺炽型乳头状瘤病;白色菜花样病变。 ③足,隧道型上皮瘤(epithelioma cuniculatum), 隧道型癌(carcinoma cuniculatum) ;上皮下深形成隐窝; ④其他皮肤,皮肤疣状癌、皮肤乳头状瘤病性类癌瘤(papillomatosis cutis carcinoides)和皮肤乳头状瘤病。 J Am Acad Dermatol,1995,32(1):1-21 疣状癌组织学诊断标准(检材大而深是诊断必须的) ①疣状突起的鳞状上皮,表面致密角化; ②鳞状细胞淡伊红染色,核小; ③上皮脚下深、呈球棒状(杵状)、排列整齐,常见中心变性、常含角质囊,上皮脚由高分化角化鳞状上皮组成,缺乏异型性,即核非典型、单个细胞角化、和角化珠;少数上皮脚下伸形成隐窝,内含角质与表面相通,即所谓“隧道型”。 ④上皮巢(脚)前缘呈推挤性而非侵袭性浸润; ⑤邻近间质炎性浸润。 某些病变的组织学动态变化 一些病变持续保持温和的状态多年,最终深部区域显示中度极性丢失、胞质嗜碱性增加、核深染及常见核分裂,但此特征不足以诊断鳞癌;另一些病变显示明显的核非典型、深部增生的细胞极性消失,提示出现鳞状细胞癌,尤其是口腔病变常见。10%的疣状癌转化成典型鳞癌。 粘膜白斑(leukoplakia) 妇科和病理医生曾经用“白斑”描述外阴和口腔原位或间变性癌的早期表现; 后来对“白斑”重新定义,认为“白斑”没有组织学含义,仅作为临床描述用语,无临床或组织学上的特指疾病,局部表现不能被剥离的白色斑片或斑块。白斑可以是良性,也可是恶性。久不消退的白斑,建议做活检。 粘膜白斑的组织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