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手术切除与碘酊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对比研究.doc

手术切除与碘酊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对比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术切除与碘酊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对比研究

手术切除与碘酊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对比研究 时间:2010年01月19日09:58 来源:当代医学   金星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手术切除与碘酊注射两种方法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将79例患者按照随机加个人选择分成两组,手术切除组49例,碘酊注射组30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 手术切除组治愈+有效率为97.96%,碘酊注射组治愈+有效率为96.67%,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采用碘制剂注射治疗操作简便快捷,减少了手术前器械准备,减轻了患者畏惧感,痛苦相对小,术后也不会出现手术切除引起的疤痕和外形改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口腔粘液囊肿;手术切除;碘酊   粘液腺囊肿是由于创伤造成粘液腺导管损伤致使粘液潴留而形成的囊性病变,好发于下唇内侧,舌尖、舌腹、口底等部位亦可发生。囊肿表面仅覆盖一层粘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水疱。一般为绿豆大小,质软,被咬破后流出透明粘液,破裂处愈合后,又被粘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碘制剂注射、硬化剂注射、微波凝固、液氮冷冻以及激光烧灼等。各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在一般基层医院,由于受设备条件的限制,最实用简便的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及碘制剂注射。自2005年以来,对这两种方法的疗效以及优缺点进行了研究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79例。其中男42例,女37例;年龄8~46岁,以15~20岁居多;病变部位在下唇61例、舌腹18例,以下唇部最多见;病程1月至2年;囊肿大小一般为2~5mm左右。将79名患者按照随机加个人选择的原则分为2组,即手术切除组49例,碘酊注射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行囊肿周围浸润麻醉,显效后在囊肿表面做纵向切口切开粘膜,用小弯剪刀顺囊壁表面锐性分离囊肿,然后将突出于手术创面的腺体一并摘除,对位缝合[2]。碘酊注射组:消毒后用5号针头沿囊肿基底部刺入囊腔,将囊液尽可能抽尽后,向囊腔内注入2.0%的碘酊0.2~0.5ml,使囊腔充盈变成半紫色。注射后停留2~3分钟,再将碘酊抽出,治疗完毕[3]。2组患者均嘱其一月复诊一次,一共复诊3次。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无复发;有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有外形改变等可察觉变化;无效:症状及体征仅有轻微改变或无改变,治疗后复发。   1.4? 分析方法? 2组治疗效果采用x2统计学检验分析方法。   2? 结果   手术切除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据患者主诉及临床观察,术后麻醉失效后创口疼痛水肿明显,唇部外形改变,二到三天后水肿开始减退,1周拆线后创口轻度糜烂,2周后复查,粘膜基本回复正常,但粘膜下触摸有疤痕硬结,3~4周后硬结基本消失。   碘酊注射组注射后局部组织轻度水肿、疼痛,全身无不良反应,1周后可注射部位触及一中等硬度小结,光滑,无明显压痛。2~3周后注射部位基本和周围粘膜无明显差别。   三个月后总结两种方法治疗口腔粘液囊肿的疗效比较见表1,手术切除组治愈+有效率为97.96%,碘酊注射组治愈+有效率为96.67% ,两种方法的效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论   对于粘液腺囊肿,目前我院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然而手术创伤较大,术中或术后伤口出血较多,需缝合处理,患者易形成恐惧心理,影响术中配合;手术对医生的手法要求较高,如切除不净极易复发,囊肿若较大,术后疤痕形成易导致唇外形改变,术后疼痛影响患者进食及语言。   碘酊注射治疗中,碘酊进入囊腔后,碘元素和囊壁分泌细胞中的氨基结合,造成蛋白和碘元素和囊壁分泌细胞中的氨基结合,造成蛋白和囊壁内膜杯状细胞变性、消失,失去分泌功能[4]。其操作简便快捷,减少了手术前器械准备、手术切除、缝合等过程,减轻了患者畏惧感,痛苦相对小,术后也不会出现手术切除引起的疤痕和外形改变,可以算是一种临床上较理想并值得我们今后大力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6:309-310.   [2]胡征.唇部粘液腺囊肿手术体会[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4):353-354.   [3]张丽芳.碘制剂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   [4]龚建民.碘水局部注射治疗囊性淋巴瘤[J].口腔医学,1995,15(3):143-144.   作者单位:225001?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口腔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