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甘草的方剂运用要与证病相吻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草的方剂运用要与证病相吻合

关键词/脾的虚实 ? 脾阳虚不能用甘草,脾阴虚可以用甘草。 ? 大凡治病,不外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如某药伍入方中,不是丝丝入扣之中的药,那就是多余的药。多余的药,伍在方中,它多少影响方药功效全面专一的发挥作用。自然这就所减轻降低了方药对病治的效力,失去了理法的意义。 ? 很多的医生,都在每一方剂中加入甘草,好是甘草成了能治百病缺不可少的良药。不外有人说甘草是药王,药无甘草不成方,有的病人害久了病,次次见到方中有甘草,甚至叫医生不要忘记开甘草。成方经方中也有甘草,甘草占的比例很大,是否是完全丝丝入扣,这个或没有作彻底科学的研究。 ? 但是本医为学,并不是反对方药中用甘草。但用甘草必须有证病之理,君臣佐使之理,方药的丝丝入扣之理,我想一个医生方方都有甘草,那肯定是不对的。如无理,随意用之,或防意外用之,或调和药性,或解毒,这些都是不严谨的,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关于药有毒与无毒,这些都是随剂量与证病的性质来加以决定的。就我个人的偏见来说,药本无毒,本也有毒,毒药也不毒,无毒药也有毒。问题是毒药对毒证,则无毒,无毒药不对证,或反证,就所成了有毒药。辨证错了,就是用无毒药,也是有毒要杀人的。对证不清,用甘草加在方剂中就能解决问题吗?而且甘草并没有解百毒全方位缓解药性的功效,这应当所知,难道不知。 ? 甘草甘,甘归脾,甘泻脾,这是四气五味所属。脏病有虚实,脏病有阴阳,有气血,有湿燥。甘缓能生津,能润燥,是甘泻脾,旺水化津的机理结果。脾五正之虚,或阳虚,就会出现口甘之味,病就不能受甘味了,食甘就不舒适而发证病。 ? 本味归本脏,本味是泻本脏的。“虚不可损之,实不可益之”。本脏脾虚,阳正不及,气血相亏,怎么可以再用甘草来泻脾伤正呢,就是在方药中,那怕用它一点点也是不丝丝入扣的。就是你的方药治到了病,却延迟了治疗的时间,增用了其他君臣佐使药的用量。甘草对脾来说,只能用于脾实证,不能用于脾虚证,以甘草甘来泻其脾土之实,不只是轻用,而且也可作为君药当重用。甘草甘能培土,是脾过燥过实,成无跟之土,无水阴的生长之土,要用甘草来培土这是正确的。若脾虚,脾土成泥浆之土,再用甘草去培土,可就不是培土,而是培水了。 ??甘草甘,在脏腑的五味机理上,是泻心脾肺母子孙家之气的,甘草是补肝肾的。如肝肾实,在用甘草对脾土之泻,不是使脾土病上加病,虚上加虚吗?那就是不是对证用药了,哪怕是微少,也是有害的。用药是对证而用,怎么可以用于反证的药呢,所以,脾虚阳与气及血,是不能用甘草。反而增生脾虚,心肺更虚。 ? 从脏腑的机理五味的补泻来讲,甘草只能用在肝肾阳虚,心脾肺阴虚的机理五味的补泻方剂中。或不是此种机理的证病,若用甘草,就是用错药,就是对方剂理法的不丝丝入扣,就是画蛇添足,就是不经医易之理,脏腑机理与药味药性相要吻合一致的基本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