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急性脑血管疾病不论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甘露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有效药物之一。合理应用甘露醇,并注意监测有关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救治效果,并能避免其不良反应。 一、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脑水肿及其产生机制 急性脑梗死引起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脑缺血缺氧。在早期先出现细胞性脑水肿,若缺血缺氧迅速改善,细胞性脑水肿可减轻或消失;若缺血缺氧时间超过数小时至数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血脑屏障损害,又可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脑水肿进一步妨碍脑血流,使局部脑缺血缺氧进一步恶化。局部脑血流量减少,又促使梗死灶扩大及脑水肿加重,甚至引起颅内压增高。后者是使临床症状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 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的机制中血肿的占位效应是首要因素。除血肿本身因素外,血肿周围脑水肿对颅内压增高可能起关键作用。 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发现脑出血后产生广泛性脑血流量降低,故目前认为缺血性因素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产生于脑出血后的12h内,而细胞性脑水肿在出血后24h达高峰,并持续2~3d。此外,由于血肿溶解而逸出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外间隙,引起局部渗透压梯度改变,大量水分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高渗性水肿。 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脑水肿主要与脑能量代谢和微循环障碍有关,近年强调自由基的毒性作用和细胞内钙超载是导致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各种机制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对脑组织的损害及最终结果产生共同影响。 二、甘露醇脱水作用机制及其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作用机制是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减少脑组织含水量。用药后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能把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使组织脱水。由于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减轻迟发性脑损伤,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应用甘露醇是否合适,争议较大。争论焦点在于甘露醇是否主要脱去正常脑组织水分,而对脑损伤部位水肿组织无明显作用。在临床实践中缺少确切的因用甘露醇引起脑部病情恶化的实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仍将甘露醇用作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早期的主要脱水药物。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不论轻重,都存在不同程度脑水肿,原则上应使用抗脑水肿药。由于甘露醇疗效发生快,作用持续时间长,每8g甘露醇可带出水分100ml, 脱水降颅压作用可靠确实,这是多数临床医师选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已有颅内压升高,甚至出现脑疝者,甘露醇应列为首选。 甘露醇使用时间,一般7~10d为宜。使用剂量根据病灶体积、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情况而定。病灶直径在3cm以上者,每日应给予一定量甘露醇。病灶大、脑水肿严重或伴高颅压者,予1~2g/(kg.次),(20%甘露醇5-10ml/kg)q4~6h;对出现脑疝者,剂量可更大些。尤其对于脑出血并发脑疝者,可为后续的手术治疗赢得时间。 三、应用要点: 1.因为甘露醇应用后先发生短暂性高血容量(吸收组织液进入血管内),而可能使血压升高,故对同时伴高血压者,在用甘露醇前,可先用速尿将血容量调整后,再用甘露醇,以避免不良反应产生。 2.脑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者用甘露醇应慎重,以免因输入过快或血容量增加而诱发心力衰竭(心衰)。 3.脑血管疾病伴血容量不足时,宜在补充血容量后酌情使用甘露醇。 4.脑血管疾病伴低蛋白血症时,宜先用25%清蛋白或浓缩血浆调整血浆蛋白浓度后,再酌情使用甘露醇。 5.甘露醇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而促进组织水平的氧转运,有益于改善脑梗死和脑出血周围的脑水肿。对既往有脑梗死的患者不会引起血液浓缩,加重脑缺血。 6.甘露醇不能或很少进入脑细胞内,因此用药后,一般无反跳现象,但对通透性极度增高者,甘露醇可能会渗入脑组织而发生反跳现象。为防止反跳现象,在2次甘露醇用药期间,静脉注射1次高渗葡萄糖或地塞米松,以维持其降颅压作用。 7.为达到最好疗效,用药速度十分重要,###主张250ml液量宜在20min内滴入。用药后20min,颅内压开始下降,2~3h达高峰,其作用持续6h左右。当病人血浆渗透压330mOsm/L时,应停止使用,此时无论给予任何剂量甘露醇,也不可能起到脱水作用。 四、甘露醇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