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说实词 不论是理解文言文内容,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 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就必须联系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 “刻毒”。 【牛刀小试】 例:下列加点词解释是否正确。 ①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 收:收留 (2008年广东卷)②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 (2008北京卷)③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造: 前往 (2008广东卷)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④ 值母病笃 。 (笃 :严重)(2012安徽) ⑤修篁干霄。 (干:冲) (2012福建) ⑥复坐门生斫伤人。(坐:因……获罪) (2012辽宁) 4、秦王还柱而走。 5、众皆伏泰之义 求全责备——求, 民殷国富——富, 登峰造极——登, 文过饰非——饰, 扶危济困——扶, 比肩接踵——接, 怜香惜玉——怜, 心驰神往——驰, (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2、“变姓名,诡踪迹” 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牛刀小试】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方法五:语法推断法 这一方法是指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再根据词性推断它的含义。 ?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2000年全国) ②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2004年全国卷) 例题展示 :解释句子中的“信”。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楚王贪而信张仪 3、信义著于四海 4、欲信大义于天下 【牛刀小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③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 (意:意思) ④履苍莽中。 (履:鞋子) ⑤君子病人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病:疾病) 方法六:联想推断法 历年高考,在文言文考查方面,基本上都体现了“取材于课外,考点在课内”的原则。特别是实词的考查,绝大部分都是课内学过的。 我们在解题时,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可以迁移到学过的课文或成语与之相同的实词的词义来印证,相互比照,从而确定是词的含义。 方法一:课内知识迁移法 方法二:成语联想法 例:城之不拔者 拔:被攻占 (2001年高考) ①岁凶,汝旁诸县多贼。 凶:不吉利 (2004年全国卷) ②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鄙:粗俗(2005年湖北卷) 1、收天下之兵 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 4、披帷西向立 《鸿》 5、不能喻之于怀 《兰》 6、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7、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8、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练一练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2、薄而观之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 “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 “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 的意思。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 通“伸”,“伸张”的意思。 信誉 6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 ”之意。 5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意。 确实 7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 真实 4.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6.今以蒋氏观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