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大出版发行学考研罗紫初《出版学基础》课件
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
主讲:罗紫初 教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本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掌握出版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出版活动与出版事业组织的基本规律,从而为学习本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讲:出版活动及其构成
第二讲:出版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三讲:出版活动的特征与功能
第四讲:出版事业的组织与建设
第五讲:出版资源与生产活动的组识
第六讲:出版物市场消费需求与流通活动的组织
第七讲:出版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八讲:我国出版业的未来发展
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出版学原理,罗紫初著,武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主要参考资料:
1、出版学基础研究,罗紫初等编,山西人民社2005年出版
2、选题论,赵航著,辽教社1995年出版
3、编辑学理论研究,吴飞著,浙大社2002年出版
4、编辑学概论,向新阳著,武大社1995年出版
5、出版学新论,张志强编著,苏大社2003年出版
6、出版学,余敏主编,中国书籍社2002年出版
7、出版学基础,罗紫初等著,山西人民社2005年出版
8、出版学导论,罗紫初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一讲 出版活动及其构成
一、出版的涵义
出版的概念: 所谓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该概念内涵由下列四层意思(四个要素)组成:
(1)作品。出版是对己有作品进行深层次开发的社会活动
(2)编辑。对原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使其具有适合读者消费的出版物内容。
(3)复制。对编辑加工好的作品进行大量复制,使其具有能供读者消费的某种载体形式。
(4)发行。将复制的出版物进行广泛传播。(公之于众)
二、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
1、出版主体。
2、出版资源
3、出版方式
4、出版目的
因从事出版活动的目的不同,而形成了出版业经营者的不同类型:
a、奸商:尔虞我诈,雁过拔毛; b、官商:趾高气扬,以权牟利;
c、钱商:唯利是图,见钱眼开; d、庸商:吃喝拍吹,钻营渔利; e、儒商:以才取财,弘文得利。
三、出版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1、从出版资本价值形态的变化看出版活动过程的整体关系
从资本价值形态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一项完整的出版活动,这一过程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A
G W … P … W′…G′
Pm
G 为投入出版过程的预付货币资金形态
W为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资金(A为劳动力,Pm为生产资料)
…P…为生产过程
W ′为产品资金价值形态
G′为通过流通过程收回的货币价值形态。
在整个出版活动过程中,出版资本的总循环由三个主要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G W,这是出版投资阶段。
第二阶段:…P… W′,这是出版资本增值阶段。
第三阶段:W′…G′,出版资本原值与增值部分的价值实现阶段。
2、出版物资供应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关系。
(1)物资供应对生产的影响。(先导作用)
a、物供为生产提供资源
b、物供影响出版物物质形态的质量
c、物供影响出版物的生产成本
(2)生产对物供的影响。(拉动作用)
a、生产总量决定物供总量
b、生产品种结构决定物供结构
c、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物供方式的变化
3、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编辑加工与印制的关系。
(1)编辑过程对印制过程的影响:
a、形成出版物内容,使印制具有意义
b、为印制过程提供条件。
(2)印制过程对编辑过程的影响:
a、使加工过的精神产品具有一定物质形态
b、将编辑思想通过有形产品体现出来。
4、出版物生产与流通的关系
(1)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
一是决定流通的内容
二是决定流通的方式
三是决定流通的效益。
目前生产阻碍流通发展的情况:
a、盲目生产造成流通不畅
b、生产工艺设备落后加大了生产成本影响流通
c、全要素生产率低下,使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
(2)流通对生产的影响
a、价值实现功能
b、效益促进功能
c、市场开发功能
5、出版物流通与消费的关系
(1)流通对消费的先导作用
a、流通为消费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满足需求)
b、流通能对读者消费进行引导(引导需求)
c、流通水平的发展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创造需求)
(2)消费对流通的动力作用
a、消费规模的发展,促进流通规模的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格列佛游记优质课.ppt
- 格式01-法律援助咨询接待登记表.doc
- 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doc
- 格姆罗林科斯分析 武欣.ppt
- 桁架与拱结构.ppt
- 桂林山水课件(PPT 41页).ppt
- 格力空调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oc
- 桃病虫害(DOC 13页).doc
- 桃浦中学中层干部培养特色案例和区级经验交流材料.doc
- 桃花扇·余韵·哀江南课件(PPT 33页).ppt
-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学科中历史文物虚拟展览的设计与历史教学整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劳动实践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职业兴趣测评的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创意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雷电监测产品项目详细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docx
- 初中语文影视鉴赏教学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编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化学实验设计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