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上古音简说.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九 上古音简说 * * 一、“叶音说”及其错误 梁末·沈重《诗音义》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经·邶风·燕燕》第三章 《诗音义》:“协句,宜乃林反。” 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运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亲 结 其 缡(来母歌部[lǐa]) , 九 十 其 仪(疑母歌部[?ǐa])。 其 新 孔 嘉, 其旧如之何(匣母歌部[γa])? 《诗经·豳风·东山》第四章 1、“叶音说”是怎样产生的? 2、“叶音说”的错误 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 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 二、语音发展观点的确立 1、“韵缓说” 陆德明《经典释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认为古诗用后世语音来读不押韵是古人用韵宽泛的造成的,这种观点被称为“韵缓说”。 2、陈第批判“叶音说” 《屈宋古音义·跋》:“余少受《诗》家庭,先人木山公尝曰:叶音之说吾终不信,以近世律绝之诗叶音者且寡,乃举三百篇尽谓之叶,岂理也哉!然所从来远,未易遽明尔,竖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余于是默识教言。” 《毛诗古音考·序》:“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三、上古韵部的研究 1、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诗经·召南·羔羊》一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一章) 顾炎武:《古音表》,分古韵为十部。 《音学五书》(《音论》《诗本音》《易音》 《唐韵正》《古音表》) 2、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 儀:歌部,声符“義”。 義 蟻 議 義:声符是“我”。 俄、峨、娥 蛾、饿、鹅 诸、著、煮、渚、箸、褚、堵、睹、赌、都 者 段玉裁首创古韵谐声表 段玉裁:《六书音韵表》分古韵十七部 3、其他学者的古韵研究 江 永:《古韵标准》,十三部。 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 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部。 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 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谈[am ] 葉[ ap ] 十一 侵[ ?m ] 缉[ ?p ] 十 文[ ?n ] 物[ ?t ] 微[ ?i ] 九 真[ en ] 质[et ] 脂[ ei ] 八 元[ an ] 月[ at ] 歌[ ai ] 七 耕[ e? ] 锡[ ek ] 支[ e ] 六 阳[ a? ] 铎[ ak ] 鱼[ a ] 五 东[ っ? ] 屋[っk ] 侯[ っ ] 四 药[ ok ] 宵[ o ] 三 冬[ u? ] 觉[ uk ] 幽[ u ] 二 之[ ? ] 阴 声 职[ ?k ] 入 声 蒸[ ?? ] 阳 声 一 四、上古声母的研究 1、上古时期无舌上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舌上音》:“凡轻唇者,古皆 读为重唇。” 悲(帮b)、非(非f) 板(帮b) 、反(非f) 《论语》:“子贡方人。” 方(非f)通 谤(帮b) 2、上古时期无舌上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古无舌头 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店(端d)、占(知zh) 笃(端d)、竹(知zh) 《周礼》:“掌王中失之事。” 中(知zh)通 得(端d) *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