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传统伦理道德在古代社会的地位 伦理道德和法律一样,是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的设计。不过,伦理道德是一种内在的规范,它以追求人的道德自觉为最高目的,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 二、 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 2、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3、政治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均以道德提升为己任。 “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六亲不认) “九族”:父族四层、母族三层、妻族两层。 (诛灭九族) 父族四层: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母族三层: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妻族二层: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以知、仁、勇为三达德。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将其扩展为“五伦十教”。 管仲提出“四维七体”。 董仲舒以后,“三纲”、 “五常”, 成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 仁爱孝悌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谦和好礼 仁而无礼,胡不遄死?——《诗·鄘风·相鼠》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诚信知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在整个西方,孔子备受推崇,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中,孔子排行第五,美国人尊孔子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当年罗马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孔子的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就震惊了,因为耶稣也说过“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但是耶稣比孔子晚了整整5个世纪,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对孔子更是尊敬有加。这两句话,在西方被称为是“黄金律”。 在西方人看来,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没有留下自己的亲笔“作品”,但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三个伟人之一:孔子的《论语》、苏格拉底的《辩白》、耶稣的《福音书》。 勤俭廉正 为人处世“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 廉者,清不滥浊也。——《周礼》 笃实宽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勇毅力行 可近而不可道,可杀而不可辱。——《礼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精忠爱国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克己奉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穆。——《礼记·礼运》 修己慎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君子慎戒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见利思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株连十族 方孝孺 “莫说九族,十族何妨!” 燕贼篡位 胡适: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正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九族,灭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 所以以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共性,它们具有普遍的和永恒的价值。 传统美德有其历史局限性: 如南宋岳飞“精忠报国”——“愚忠误国” 说明传统美德在历史实践中有其两面性 传统道德典范与道德人格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 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先秦——孕育展开阶段 汉唐——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宋元明清——辩证综合阶段 先秦——孕育展开阶段 汉唐——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宋元明清——辩证综合阶段 汉唐——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封面页 目录页 过渡页 结束页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小组成员:王颖珊 吴淑娴 罗思妮 何小燕 安婷 罗欣歌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第二节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