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她开心地嚷着。
在《买》出版后的几个月内,我成了美国最著名的早间脱口秀节目《今日秀》的常客。
我们探讨的话题很广泛——购物成瘾、广告中的性因素是否有效、潜意识广告等等。在最近
的一期节目中,我做了一次焦点小组测试,对象是一组8到12岁的儿童。我的目的是要测试
感官品牌对这些孩子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气味、声音,甚至是材质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
商品的吸引力。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在主持一档名为《猜猜看》的新节目。
首先,我播放了几段耳熟能详的曲子。这些曲子都是和大公司或电视节目相关的。大多
数孩子立刻就说出了曲子的出处,有迪斯尼、苹果电脑,还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推出
的《海绵宝宝》动画片的主题曲。接下来是气味测试。第一种气味,我想它是世界上最容易
让人唤起童年回忆的气味了。
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噢!我猜到了……”
另一个孩子打断他,“大家都知道是什么!”
“好吧,”我说,“我数到三,你们一起告诉我这是什么品牌。准备好了吗?一——二——
三——”
孩子们一起大喊:“培乐多橡皮泥!”随后我又展示了两种气味,千色乐蜡笔和强生婴儿
爽身粉。孩子们也都轻而易举地猜出来了。然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品牌拼贴板”环节——
通过公司标识或图标的一角或某一部分来判断品牌名称。然而,孩子们还是认出了绝大多数
品牌,从家乐氏、百事可乐,到MTV音乐台,再到耐克。让我吃惊的是,有些孩子甚至还能
认出古奇和蒂凡尼。
在展示了一系列品牌标识之后,我又拿来了几件服装。它们有些出自高端设计师之手、
购自大型购物中心,有些则是从街头小贩那里淘来的杂牌货。
对于现今的热衷于时尚和品牌的中学生来说,蓝色牛仔裤的出镜率实在是不高。孩子们
中有一个叫奥利维亚的女孩,拿起一条牛仔裤在腿上比划着。
“这条裤子是Abercrombie 的!”她开心地嚷着。
我没有给她思考的时间:“你为什么如此确信这条牛仔裤是真货,不是仿品?”
“因为它的气味,”奥利维亚答道。然后,她把裤子拿到鼻子下面深吸一口,好像在享受
牛仔裤散发出的香气(当然,有人会觉得这味道并不怎么好闻)。
奥利维亚手中的牛仔裤与其他的蓝色牛仔裤没什么区别。它完全可以是Target牌的,
可以是Macy’s牌的,也可能是美国其它什么工厂生产的。但这个中学生仅凭一条线索就能
判断出这条裤子的品牌,这条线索就是——独一无二的专属气味。
奥利维亚的品牌偏好也许听起来很奇妙,而我与《今日秀》的合作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发
起的一个项目——全球首个感官品牌研究项目。这项研究结束于2005年,历时五年,吸引了
全球四大洲的几百名研究者和几千名消费者的参与。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像奥利维亚这种
行为背后的原理,从而使消费者理解他们为何沉溺于某件商品,无论是一台iPod播放器,还
是一杯雀巢咖啡,甚至是一顿简单的早餐麦片。
总之,奥利维亚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而这种效果正是众多商人在创立品牌时渴望达到
的。有个问题我琢磨了很长时间:是什么让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成年人)沉迷于某个品牌,
比如苹果和家乐氏?是什么因素使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形成了这种具有魔力的、磁铁般的、持
续性的联系?这种对品牌的着迷和信仰是否会陷入失望甚至是无聊的境地?
这些疑问促使了我在2005年发起了“感官品牌”的研究项目。我带领我的团队采访了很
多与各种品牌有“亲密关系”的人,问了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你甚至可以
把这种关系理解成“恋爱关系”。他们自愿地、慷慨地与我分享了他们对于品牌的热忱和观点
——这些宝贵的信息帮助我得出的结论:如果想要你的产品和广告在下个世纪还能风光犹存,
你必须要彻头彻尾地改变方向。当然,如果有幸能登上时代广场的广告牌,那你不改也无妨。
你需要一种全新的、感官的、能够在情感上吸引消费者的品牌视野。
之后我就意识到(我现在也这样认为),一个品牌必须要转化成一种感官体验,而不仅仅
是我们眼见到的。我还发现,儿童和感官品牌的联结是非常深刻牢固的——这里说的感官包
括了听觉、触觉、嗅觉和感觉。也许听起来很吃惊,一个普通儿童的感官机能是成年人的两
倍。事实上,当一个新妈妈在哺育婴儿的时候,她一定想不到,新生儿的嗅觉灵敏程度是她
自己的三倍。这种天赐的机能也创造了母亲和孩子之间永久的情感纽带。
关于感官品牌的强大力量,我再举一个关于英国皇家邮政集团的例子。正如我们所了解
到的,全球的邮政业务在大幅度缩水,因为现在很少人会使用邮寄业务——当然,寄包裹的
人还是有的,我指的是那些右上角贴着邮票的白色信封里的信件,已经近乎绝迹。说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