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李 楠 德育特级教师 积极心理学在幸福教室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 积极心理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它重视构建人类心理健康模式,寻找、激发人的信仰、理想、自信、快乐、幸福、心理健康、潜能优势等积极心理品质,进而引导人悦纳自我、追求幸福。 “悦纳人格”——积极人格特征 一 “积极为本” ——积极美德特质 三 “自我拓潜”——积极自我拓展 二 “福流体验”——积极情绪体验 四 “群体互动”——积极组织行为 五 案例:《为什么没有我?》 “悦纳人格”——积极人格特征 一 积极人格特性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文翰说:“小文,别伤心,以后还有机会的。” 文静说:“小文,你一直都很棒的,李老师今天没选你,一定是希望你懂得,谦让有时也是一种棒!希望你今后能学会谦让,变得更棒!” 小文的妈妈说:“李老师,小文的争强好胜在班里大概是出了名吧?您的教育方法真是令人折服。小文回来也说了这事,我让她把这事写在日记里,她说这样很难为情的。不过,道理说通了,小文还是会听的。您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小文能在您的班上真是她的幸运与福气。” 小文的爸爸说:“李老师,以前总是对小文在学校的情况不放心,回家问过她之后,总忍不住打电话再向您求证一遍。现在看来,完全是我庸人自扰,孩子很诚实,你的文章也记录得那么详实、生动!感谢您为小文付出的关爱与心血!夜深了,祝您晚安!” 深圳博客网站的站长说:“我一直觉得作为深圳博客网站,应该为我们深圳人做点有意义的东西出来,感谢你,做到了!” 班里其他的家长说:“有您这样一位文才斐然又敬业、乐业的老师作为我们孩子的启蒙之师,是我们的幸运,更是孩子们的幸运,我们相信孩子在您的熏陶教育和潜移默化下,一定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美好。” “悦纳人格”——积极人格特征 1、正性的利己特征。接受自我,明确个人目标。 2、乐观的心理特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尤其是具有悦纳他人、悦纳集体、悦纳自己的积极人格素养。 关键词:自量 “悦纳人格”——积极人格特征 “自我拓潜”——积极自我拓展 二 案例:《“白色不明颗粒”新闻发布会》 鸡蛋从外面打破后是食物,从里面打破后是生命,鸡蛋的“破壳原理”启示我们,人生,自外施加的是环境压力,从内生发的是成长动力,这是成长的“自动力原理”。 “自我拓潜”——积极自我拓展 积极心理学中的自我拓展,是一种重要的发展内驱力。现代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助人自助”,而最高的教育技巧则在于“助己自助”。 关键词:自咎 在班集体建设中,只有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开发和挖掘自身的积极心理潜能并形成相关的意识和习惯,他们才可能将潜在的积极心理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心理素养和优秀品质。 “自我拓潜”——积极自我拓展 人类身上不仅共同拥有恐惧、悲伤、贪婪、怨恨、自卑、自私等消极心理潜质,同时拥有好奇、智慧、创造、感恩、善良、乐观等内在的丰富多彩的积极潜能与美德特质。 “积极为本” ——积极美德特质 三 个体成长:《压岁钱怎么花?》、《我的座右铭》…… 校园生活:《课间怎么玩?》、《今天你帮助人了吗?》、《XX老师,我想对您说》…… 家庭社会:《讲述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讲述爸爸妈妈在深圳的故事》、《身边的国学文化》…… 群体互动:《期末评语,想说“爱”你也容易》 ………… “积极为本” ——积极美德特质 积极的班集体建设理念,应该注重激发、唤醒、激励、引导、促进儿童心理的积极潜能与美德特质。 把学生与班集体美好品质及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作为班集体管理、建设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自控 “积极为本” ——积极美德特质 “福流体验”——积极情绪体验 四 案例:《不一样的精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认为,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乐观的性格、快乐的心情和愉快的感受。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把它称之为“福流体验”。我们把它称为幸福感。 “福流体验”——积极情绪体验 在班集体建设中,“福流体验”是学生个体和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与温馨和谐班集体心理氛围的体现,是班集体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乐观进取精神的力量。 关键词:自豪 “福流体验”——积极情绪体验 “群体互动”——积极组织行为 五 案例:座位--《我的座位谁做主》 积极组织行为关注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等积极心理能力。注重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和“群体互动”意识与能力。 积极组织行为管理,为班主任如何正确而有效地激励班集体互动合作、协同共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