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冥有鱼 《莊子》 一、關於莊子: 1、生平: 生卒年約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戰國蒙(一説是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另一説是今安徽蒙城縣)人,《史記》有他的傳。 2、影響: 人們總是在社會黑暗、統治殘暴的時代從莊子哲學中尋求解脫,尋求不與統治者合作的依據。 放棄進取、清靜無爲的思想與人追求幸福的天性抵觸,與發展科學、建立法制抵觸。 但人類發展對環境的日益破壞、富裕社會的過度消費又使人們重新思考道家倫理的合理之處。 文章意義有晦澀之處,寓言哲理很深,對後人很有啟發。 想像力豐富,語言風格獨特,有些解釋莫衷一是。 3、著作: 晉代郭象對《莊子》進行了整理和注釋,他的《莊子注》是現存最早的注釋。 一般認爲,《莊子》內篇是莊子自著,外篇和雜篇是莊子弟子等著。 《莊子》的注家中,除郭象以外,最主要的還有唐代成玄英的《疏》、清代郭慶藩的《莊子集釋》。後者彙集了郭注和成疏的全部和其他被認爲好的注釋。 《莊子集釋》: 二、字词分析 三、句法分析 其名爲鯤。 不知其幾千里 = 不知其有幾千里。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则芥为之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之二蟲又何知? 奚以知其然也?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 )天池也。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彼且奚適也? 翱翔(於)蓬蒿之間。 此亦飛之至也。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定乎內外之分。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彼且惡乎待哉? 重點: 一. 句法 1.賓語前置 2.名詞等活用爲動詞 3.名詞作狀語 4.判斷句 二.虛詞 其、之、奚、乎。 三.實詞 枪榆枋。 征、劝、息 夭阏(è),连绵字,动词,表示拦阻。 匹,配,这里当“比”讲。 绝,直上穿过。 作业 1.从“故夫智效一官”到“圣人无名”(P382-P383)。 2.用繁体字抄写课文第一段(P378-P379) 。 难点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 ”的各种用法、 “彼” 是指示代词。 而征一国。 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推荐阅读书 左民安《细说汉字——一千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九州出版社。 再見 * * * * 怒 垂 运 《说文》:“怒,恚也。从心,奴声。” 气势强盛、奋力 鲜花怒放 怒涛滚滚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说文·土部》:“垂,远边也。” 边疆、边际(后作“陲”)——垂挂、耷拉——流传 垂天:一说天边;一说挂在天空 《说文》:“運,迻(同“移”)徙也。从辵,军声。” 迁徙、移动——转动、活动 抟 《说文》:“摶,圜(huán,通“环”)也。从手,專声。”段玉裁注:“以手圜之也。” 用手捏聚成团——回旋、盘旋 息 《说文》:“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段玉裁注:“自者鼻也。心气从鼻出,故从心、自。” 呼吸时进出的气息 泛指气息 叹气(如:长太息) 生长(如:休养生息) 《聊斋志异·青娥》:“略闻香息。” 斯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斯,犹则也,犹乃也。” 《淮南子·本经》:“悲则哀,哀斯愤。” 致 徵 比 《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紧挨着、靠在一起——亲和 《说文》:“徵,召(徵召)也。从微省,壬为徵(壬是古徵字)。行于微(隐蔽)而文(通“闻”)达者即徵之。” 徵召(如:徵兵)——信任 《说文》:“劝,勉也。” 《齐民要术》:“劝民务农桑。” 劝 《说文》:“致,送诣(yì)也。从攵,从至。”王筠句读:“至亦声。”段玉裁注:“言部曰:‘诣,候至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处也。引申为召致之致。” 送达(如:致电)——拿来、得到(由使动用法而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