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调的狂欢
复调的狂欢
[摘要] 电影语篇 分析 涉及到图像、声音、文本等多模态的探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指导,从语言批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语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视觉模态中的类型、情节、场景、场面调度、画格、人物等各级阶符号,并且如何与听觉模态 音乐 、旁白等互动,得出:《阳》解构了充满主流思想的文革时期话语,通过变换聚焦者,引导观众挑战了当时占主体地位的文革时期之意识形态,因此是一部复调的狂欢话语。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阳光灿烂的日子》 狂欢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理论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尝试把系统功能语言学 应用 到图像、音乐、语言、手势等其它符号资源上,因为这些 社会 符号同样具有的系统性、功能性及层次性,并为电影 研究 者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电影图像、音乐和文字相互兼容的术语。○Toole(1994),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图象,○Halloran,(2004)在此基础上分析电影语篇。国内,李妙晴率先运用多模态理论分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色·戒》,着重对比原小说和改编后的电影的差异。ledema(2001)也用阶级概念分析电影,李战子&向平(2007)运用此理论,着重分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类型步骤。因此,本文尝试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为范例,初步探讨其对于电影语篇的应用性。
一、多模态话语——电影分析模式
主要集中在视觉上,下列表有删节。表3,○Hallloran’s电影视觉 艺术 分析模式(2004:120)
○Halloran(2004)认为先从电影的类型(type)、形式(form)及风格(genre)区分,再从级阶角度:电影情节、程序、场景、场面调度和画面分析电影。电影类型指小说、记录片、实验电影、动画;形式指叙事、目录、抒情式、抽象式、联想式;风格指战争、爱情、科幻等。
李战子,向平(2007),将影视分为六个层面,即帧(frame)、镜头(shot)、场景(scene)、程序(sequence)、类型步骤(generic stage)和整体作品(work)。帧指影视构成的最小单位,指镜头中的单幅影像画面:镜头指摄影机从开始转动到停止时所拍到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可通过推、拉、升、降、摇、改变焦距等手段改变镜头的角度;场景,用一个或一系列镜头表现一个地点、一个时间段内进行的一组连续表演。程序指影视中描述同一主题的连续的镜头(或场景);即开头、中间和结尾。类型步骤指每一种类型有一个特定的步骤,叙事有开端、复杂化、结局等:整部作品或多或少可以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语类,如叙事和事实类型。
二、《阳光灿烂的日子》画面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影语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改编自王朔小说《动物凶猛》,导演姜文,获得51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1、类型、主题及风格
类型属于文艺片,主题是缅怀青少年成长时期,风格是反常规、激情澎湃,是一部诗电影、写意电影。
转贴于论文联盟
2、情节
虽然是写意电影,并不具体表现一大事件,但电影还是可叙事性的,这是因为导演将小说浓缩,线索主要集中在他对米兰的爱慕这条主线上、马小军的成长史上,理清了他小时侯、少年、中年的叙事顺序。电影可分为开头(幼年)、 发展 (少年:6年后)、结局(中年:20年后)。时空顺序式结构将不同的时空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开头(幼年)、发展(少年)表现过去时空都是色彩,但中年现在时空反而是黑白,其中主体是少年时期。幼年时空他窥视三个小女孩跳舞,埋下了他对异性的美好向往。发展阶段主要集中他是如何初见画中人,如何在现实中认识米兰,刘忆苦作为情敌引入冲突,米兰与马小军的关系日渐疏远,高潮集中在老莫过生日和马小军在绝望中强暴米兰。结局是中年后他们在街上再遇傻子古伦木。
对比原小说,补充了幼年马小军的故事,交代了他的成长环境,为了让情节更加集中,删去了他与于北蓓的感情纠葛。由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往往要增添细节,但《动物凶猛》 内容 丰富,已经有很多零散的情节,改编者要做的是围绕中心,有所取舍。小说是记叙中年开始,再一个大倒叙;而电影却是从幼年马小军开始。这样更符合观众的可观赏性。但叙事者是主人公第一人称单数“我”中年时空的旁白,这样形成连贯,并定下了主观回忆的色彩。因此是个大倒叙,因此有个分裂的角度,中年的我不断地在否定自己的叙事。作者不断地提醒观众电影的非真实性。
3、场景、场面调度、画格、人物、成员
学校外空地扔书包,利用同一个书包作为衔接点,连接起幼年和少年马小军,他将书包高高扔起,书包飞出画外,这时是仰拍,并且此镜头63是长镜头和慢镜头,突出此镜头的非真实性。构图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