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成长.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成长 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最佳境界?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它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学生优点,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老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取得共同的进步。可是在现实生活教育中,我们许多老师恨铁不成钢,总是习惯用抱怨的语气,为了学生聪明,老说学生笨;为了学生快,老说学生慢;为了学生仔细,老说学生粗心......殊不知我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却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夸大着孩子的缺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好似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每棵小树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伟大抑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从内心深处信任你的学生 每个学生身上都各有特点,又各具差异?教师对学生印象如何,取决于从哪个角度,用什么眼光看待他们?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有向真?向爱?向上?向美的愿望?作为老师在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从内心的深处信任你的学生。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 去年担任三(5)班主任时,因出外学习五天,一下子出去那么长的时间,我首先想到的是班级怎么办,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否出问题,是按照常理委托一位任课老师担任临时班主任?还是怎么办?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给他们信任要强于给他们约束!首先我在班级里向同学们说明,“我要到外地学习几天,但我又放心不下我们班这几天的纪律,我感觉有的同学一听说班主任不在,可能要作乱,要出事?是这样的吗?”同学们都极不服气地说,“才不会呢?”我又问“要不要我找个临时班主任管管大家?”这时同学反应更强烈,坚决不要!这时,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说,“那好吧,我就考验你们一次,这几天由我们值日班长负责班级事务,我们实行‘自治管理’,如果你们表现得好,回来我带特产给你们吃!”学生哄地一声笑了。在我出差的这几天,班级非常平静,回来后班长偷偷地告诉我,“老师,我们表现得比你在这的时候都好!”听后我轻轻一笑,“你们都长大了,老师信任你们,老师感觉你们能行!”我知道,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二、善于捕捉细微闪光点赏识学生 ?????? 学生在校的任务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但由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千差万别,在学习方面,有的得心应手,有的则是焦头烂额,自然而然地,便有了优、良、中、差的区别。作为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已是常情,尤其考试这根指挥棒,更使教育步入了误区:成绩优秀者倍受青睐,各种表现机会均能享受;而差的呢,却连提问也很少叫,只能像丑小鸭般瑟索着,自卑、胆怯、麻木,甚至以惹麻烦来引起老师的注目。人的手指不一般齐,却是各有妙用,我们又怎能违背规律去要求每位学生在某一方面同等优秀呢?我们若能客观看待、因材施教,岂不更好?对于一个好学生来说,100分是优秀,而对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来说,60分便是了不起!鉴于此,基于学生兴趣、智力的差异,不能一刀切,统一要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不断进步,不优秀,中等也行;不能每科均好,某些科目突出也不错;学习不怎么样,体育可以优,音乐可以优,劳动可以优,尤其是品德必须优。 有人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有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缺少勘探资源的能力。可见老师应尽力培养自己的勘探力,应做有心人,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教师巧妙地抓住这些闪光点,对学生加以鼓励?表扬,学生会感到无比自豪,无形中树立了自信心。这也是他们走上成功之路的原动力? 我班有一个学生,从小养成一种拖拉懒散的习惯,不求上进,上课不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观察他,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有一天下课,他向我急冲冲地跑来说:“老师我在操场捡到一元钱?”说着,把一元硬币递到我的手里?这一元硬币也许对于大人或者其他同学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淘气而又贫穷的孩子来说,这一元硬币代表着一颗诚挚闪光的童心?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