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技术与色彩
科学技术与色彩
内容 摘要:染织是 中国 悠久的传统技艺,而在印染的过程中 科学 技术的提高和 发展 不只促进了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 应用 ,更充分利用 科技 的手段和 方法 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山顶洞人使用原始的矿物颜料到后来万紫千红的齐全色谱;从原始的涂绘到后来的浸染、煤染、套染等,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织物的印染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色彩空间,展现了色彩的魅力。
关 键 词:科学技术 色彩 染织 印染
我国的用色特点集中表现在染织、服饰、陶瓷、建筑和装饰性绘画等方面。特别是利用矿、植物染料对纺织物进行染色的 历史 悠久,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利用科学技术掌握了各种印染技术,生产出绚丽多彩的纺织品。这些独具特色的纺织品,不仅是人民的生活用品、具有民族特色的 艺术 品,更是我国人民对科学技术掌握的见证。
一、植物染料的提取和存储技术的提高使织物色彩丰富
我国对纺织物进行设色的原料中,矿物颜料使用最早,植物染料种类最多,应用范围也最广。这两种虽然都是设色的原料,但它们的设色原理却不相同。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黏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遇水及日晒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在染制时,色素分子经化学吸附作用与织物纤维亲合,改变纤维的色彩,虽经日晒水洗,均不脱落或很少脱落。故谓之“染料”,而不谓之“颜料”。因此利用植物染料,成了我国古代印染工艺的主流。
我们的祖先最初也许是在无意中发现,原野上的各色野花以及它们的绿叶,搓揉成浆后可以用来描绘,以后逐渐知道草木之根、茎、叶、皮经温水浸渍后,都可提取染液。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先人逐步掌握了植物染料的提取、运用技术。人们的纺织品也由此开始五彩缤纷起来。
在《诗经》《小雅·采绿》中有“终朝采绿”“终朝采蓝”等诗句,描写的是对染色原料的采集。据《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记载,到明代可用于染色的植物已扩大到几十种,如槐米(未开的花蕾)可以染黄色。黄柏树,开着红色花苞的郁金草,以及山野里到处生长着的揪树、柞树、五倍子等,都是染色的好原料。
将采集的植物染料变成各种艳丽的色彩,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才行。最初人们只是把待染织物置于鲜叶浸渍的染液里,或浸或煮一段时间,使织物着色,但这种方法受到极强的季节约束。每到春天,奴隶们就在“染人”等官吏的监督下,将生丝和绸坯进行暴炼处理。暴炼过的生丝和绸坯,要到各种染料收获的夏、秋时节,才能正式染色。但如果制成的鲜汁染液不能进行及时浸染而发酵氧化,就会变成泥状沉淀物而废弃。因此在技术较为落后的商周至战国时期,染色只能在夏、秋两季进行。如采蓝、染蓝必在6月至7月;挖茜草根、染红必在8月至9月;其他染草的采集和染色也大多在秋季,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染业的发展。后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用酒糟发酵,可以随时将沉淀了的染泥再还原出来染色,于是染色作业就再也不必抢季节赶时间进行了。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蓝草的广泛种植;染蓝的作坊开始遍及战国 时代 各国,而荀子正是 总结 了织物染色的经验,在《劝学篇》中写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
我国古代对各种植物染料的提纯和储存有许多科学的方法,其中一些方法的工艺原理与 现代 采用的原理相同;一些方法更因其简单实用,一直沿用至今。
二、印染技术的提高使织物花色绚丽
伴随着染料提取、存储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加工手段和新的劳动工具也相应出现。如《诗经》里提到织物颜色的,就有“绿衣黄里”“青青子衿”“载玄载黄”等,都表明我国—直延续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多次浸染、套染、媒染工艺是从这个阶段迅速发展普及起来的。
在印染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将织物反复多次地浸泡在同一种染液中着色,每染—次色泽即加深些,此为浸染。《周礼·钟氏》染鸟羽云:“三入为纁,五入为緅, 七入为缁。”套染是将织物多次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以获得各种层次的中间色。根据《诗经》对当时所染色彩的描述,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劳动人民即已获得染红、黄、蓝三色的植物染料,并能利用红、黄、蓝三原色套染出更多色彩来。媒染法是借助某种媒介物质使染料中的色素附着在织物上。它不仅适用于染各种纤维,而且在利用不同的媒染剂后,同—种染料还可染出不同颜色。《淮南子·俶真》中有:“今以涅染缁,则黑于涅”,涅是一种矿物,可用作黑色染料,这里当媒质。涅本身不怎么黑,故曰淄虽由涅染,而黑于涅。媒染染料较之其他染料的上色率、耐光性、耐酸碱性以及上色牢度都要好得多,但染色过程比较复杂,媒染剂必须正确使用,才能达到目的。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的丝织物有24种颜色,其中仅红色就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黄色也有6种之多,这就是在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媒染得到更加丰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影的艺术特点分析.doc
- 电影票房龙虎斗:华谊pk光线.doc
- 电影宣传中的公共关系管理——以国产贺岁电影为例.doc
- 电影艺术中视觉元素的运用.doc
- 电影艺术媒介的演变:3d电影的任务、范式及反思.doc
- 电影批评的“大众”及“现实”立场.doc
-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doc
- 电影音乐:电影与音乐的互动及联姻.doc
- 电影餐厅重现经典爱情.doc
- 电影配乐在电影审美中的渲染价值参考.doc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