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随笔:
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
长安四中 姜红敏
最近,高三的复习已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时期,作为攻关难题之一的古代诗歌鉴赏,再次被提上训练日程。我留意了一下,发现古诗词中表达“伤别离”类的作品较多。从本学期开学到本周末的四次检测中,有三次诗歌鉴赏题都与“惜别离恨”有关。将以前的复习资料整理了一下,略做统计,找到了二十句与“离别”有关的诗句,其中有十句古人们表达的“离别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领略其中无尽的意味。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坐》)
很明显,是后世“掉书袋”的辛弃疾化用了屈原的诗句。用在被召进京的离别宴上,面对生死未卜的前途,屈原的这句诗简直就是辛弃疾心声的真实写照,信手拈来,抒写心志,传神之至。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这两句诗出处相同,表达的感情相近,但互为因果。也许正是由于“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相思相望不相亲,才产生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无尽悲伤。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晋.李克《松许从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两句诗都表现出了诗人在聚散面前的淡定与豁达,既可宽慰友人,亦可用于自慰。只是李克的诗直抒胸臆,来得畅快;苏轼的词由物及人,推及常理,略作婉约。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离别》)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宋.严仁《鹧鸪天.惜别》)
若不仔细看,有人可能觉得这两句诗一样。
同样表达“惜别”之情,两人都用了夸张和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写出了离恨的沉重。但我觉得李白的“问”,更显“诗仙”之豪迈;倒是严仁的“识”,略显沉郁,有儿女之态。
岐路分襟易,风云促膝难。(唐.骆宾王.《秋日别侯四》)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两句都有“难”,是啊,“分襟易”,“相见难”,“别亦难”,别后“促膝(更)难”。一个在唐初,一个在唐末,将古人面对离别的伤感和惆怅之情写的呼之欲出。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唐.李白《江夏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能是出于同一人之手的缘故吧,表达的离别之态很相似。都是友人乘帆已远去,送别之人仍在江畔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只见长江之水滚滚东逝。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足以可见古人之长情。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唐.宋之问《留别之望舍弟》)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宋.秦观《虞美人》)
离别宴上,一杯一杯复一杯,只求速醉,怕的是清醒之后为别伤怀。古人的重情重义、惜别惧离,真让人为之感伤。想想今人的薄情寡义、重钱轻诺,真是汗颜啊!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唐.王勃《寒夜怀友》)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清.纳兰容若《画堂春》)
这两首诗词,一个怀友,一个思妻,感情之真挚,让人动容。是啊,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深。这辈子,若没有一个知己,知音,岂不白活?惟其难得,所以倍感珍惜,一旦不能拥有,方感噬心之痛。
莫怨他乡暂别离,知君到处有逢迎。(唐.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也许是边塞雄奇壮阔的自然风光的熏陶,也许是沙场厉兵秣马、刀光剑影的历练,铸就了他豁达豪迈的性格。所以面对离别,他显得更超然洒脱一些,总能从别情愁绪中跳出来,宽慰友人,前途很光明,明天会更好。给人以无尽的鼓励和感召,让人心中温暖,不再伤别离,内心升腾起对未来美好的希冀。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宋.欧阳修《浪淘沙》)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与其他的离别诗不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想象虚写,就是还没有分别,在离别的当口,想象分离后的寂寞与冷清。然后用问句引发对方的同感,缠绵悱恻,更见情致。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宋.司马光《西江月》)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宋.秦观《鹊桥仙》)
久别偶相逢,犹疑是梦中。(清.翟灏《通俗编》)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唐.杜甫《垂老别》)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寞寒江明月心。(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青山一道问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唐.王昌龄《送柴侍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