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硅酸盐工业导学P60 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的地壳中,硅元素分布非常广泛,而Si主要又是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硅酸盐在工业上有何应用。 一、水泥 水泥是重要的现代建筑材料,也是水下工程必备的材料。下面我们就从主要原料和水泥的主要成分作个简单介绍: 1、主要原料: 粘土、石灰石和石膏 3、我国的水泥产量: 水泥可以代替钢材和木材用作建筑材料;近年来我国的水泥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1998年产量达5.36亿吨,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7.5% 返回 二、玻璃P137 1、主要原料: 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 石英:SiO2 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会体现不同的颜色,如: 加入氧化钴(Co2O3)会使玻璃呈蓝色。 加入氧化铜(Cu2O)呈红色。 加入正二价铁离子呈绿色。 三、陶瓷P137-138 陶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堪称中国的国粹。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陶瓷。在历史的长河中陶瓷曾经历过两个鼎盛时期:唐朝(“唐三彩”)和宋朝(“钧瓷”) 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 粘土 * 材料的分类 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 材 料 有机高分子 材 料 传统材料:水泥、玻璃、陶瓷 新型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 二、玻璃 一、水泥 三、陶瓷 硅酸盐工业 2、普通水泥主要成分: 硅酸三钙: 3CaO·SiO2 硅酸二钙: 2CaO·SiO2 铝酸三钙: 3CaO· Al2O3 3、辅料:加石膏作水泥硬化调节剂。 什么是水泥砂浆?什么是混泥土?什么是钢筋混泥土? P137 2、主要反应: CaCO3+SiO2===CaSiO3+CO2 高温 Na2CO3+SiO2===Na2SiO3+CO2 高温 玻璃的种类很多,除上面介绍的普通玻璃外,还有:石英玻璃(SiO2)、光学玻璃(含PbO)、钢化玻璃、玻璃纤维。 返回 3、玻璃的种类: 硅酸盐工业: 1、水泥: 原料:黏土、石灰石、石膏 成分: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2、玻璃: 原料:纯碱、石灰石、石英 成分:Na2SiO3、 CaSiO3、 SiO2 练 习: 1、往下列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沉淀出现的是( ) A、FeCl2 B、Ca(NO3)2 C、饱和Na2CO3 D、Na2SiO3 A B 2.下列变化不可能一步实现的是( ) A、SiO2 → CaSiO3 B、CO2 → H2CO3 C、SiO2 → H2SiO3 D、CO2 → CaCO3 C 3.能证明硅酸比碳酸酸性弱的理由是( ) A、碳酸溶于水,硅酸不溶于水 B、CO2可溶于水,SiO2不溶于水 C、 SiO2和Na2CO3在高温下能生成Na2SiO3和CO2 D、Na2SiO3 + CO2 + H2O === H2SiO3↓+ Na2CO3 D 陶瓷史略 五大名窑 其他名窑 部分陶瓷产品介绍 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 中国陶瓷 返回首页 返回 陶瓷史略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 我国古代的制陶业有辉煌、独特的成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其中有许多已不仅仅是生活日用品,而具有明显的艺术倾向,成为陶制艺术品,如代表制陶业突出成就的彩陶和陶塑。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结构简单的横穴窑与竖穴窑已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已取得了一定经验,当时最高的烧成温度已经到达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自殷商时代早期,即已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 原始青瓷不同于陶之处,在于原始青瓷比陶器质地坚硬耐用,且器表施釉,敲击声清脆悦耳。但原始青瓷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还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过程,因为胎料可塑性较小、造型比较单调;胎料中杂质较多,胎体会产生裂纹;釉色不稳,薄厚不均,且有露胎流釉现象。早期青瓷发展到东汉时期,成型采用快轮拉坯成器身,在粘接器底而成,器型规整,器表光滑,釉层增厚,胎釉结合大为改
文档评论(0)